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陶瓷在形式、特点及优点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具体如下:
形式
- 种类丰富:主要有青瓷、黑瓷、白瓷。青瓷如越窑青瓷,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黑瓷以德清窑为代表,东晋时的黑瓷盘口壶,器形周正;白瓷在北朝时期出现并发展,为后世“南青北白”的格局奠定基础.
- 器形多样:常见碗、盘、壶、罐等,如三国西晋时宽腹平底碗,东晋南朝腹体加高、弧度变缓;盘口壶从三国时盘口和底小、上腹鼓出,到西晋后颈部加长等变化;还有鸡首壶、谷仓罐、蛙形水盂、青瓷辟邪形烛台等特色器物.
特点
- 造型演变:前期简单朴素,中期花纹装饰逐渐复杂,末期又归于简单,多饰莲瓣纹。整体器物口沿多为盘型或杯型,器身由矮胖向瘦长演变,腹部从圆鼓到修长,重心由偏上到偏下,更加稳定实用.
- 装饰手法:有刻划花、贴花、贴塑、模印、捏塑、镂雕等,还流行褐色点彩。如青瓷莲瓣纹盖罐,盖面及罐身上半部分满饰复线莲瓣纹;北朝青釉莲花尊集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周身遍饰莲瓣纹.
- 釉色变化:南方青瓷多呈黄绿色,北方青瓷色调偏深;黑瓷釉色漆黑光亮;白瓷则改变了此前瓷器以青、黑为主的局面.
优点
- 工艺进步:坯料选用水平提高,如西晋越窑选用特定瓷土使胎呈灰色衬托釉色;化妆土的运用美化了青釉制品;匣钵等窑具的使用及龙窑结构改进,使瓷器烧结良好;拉坯成型技术让坯件规整、胎壁厚薄均匀;釉料配置和施釉方法改进,石灰釉的使用使瓷器光泽好、透明度高.
- 艺术价值高:瓷器的造型和装饰与当时文化紧密结合,如佛教盛行使莲花、忍冬等纹饰大量出现,体现了宗教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和研究价值.
- 实用功能强:器形设计充分考虑实用性,如盘口壶的改进使其使用更省力,碗类的变化更符合使用需求,各种器物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展现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装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刻划花
使用木制或金属工具在尚未干透的坯胎表面划出线条纹饰,纹饰呈阴纹线条状。三国时越窑瓷器已有划的网格纹、弦纹、水波纹等,两晋时期刻划纹继续发展,到东晋晚期,莲瓣纹使用渐多.
印花
用刻有纹样图案的印戳或模子在尚未干透的坯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东汉、两晋时的青瓷罐、盆等,其腹及颈部也出现了大量的拍印方格纹、罐的耳系上也装饰有大量的拍印米字纹和焦叶纹等.
贴花与贴塑
先用泥坯为原料,采用模制或捏塑等方法制出各种单独的人物、动物和花朵等花纹图案,然后用坯料泥浆粘贴在已做好的瓷坯外表上。如晋代贴佛青瓷琢器的肩部、腹部常附着“兽耳衔环”,或贴以狮面或佛像等浮雕纹样.
堆塑
将瓷泥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建筑物等形状,然后粘贴在器物上,形成立体的装饰效果。三国时越窑谷仓上贴塑出人物、动物、飞禽、龟蛇、佛像、建筑物、铺首等.
点彩
在器物上用含铁量较高的彩料点染出褐色斑点,形成自然随意的装饰效果。西晋时少数青釉瓷器上有不规律的褐色斑点,东晋时已普遍使用,一般有规律地点在器物的口沿、器盖或者鲁眼、鸡冠、羊角等部位上.
雕塑
直接将器物整体或局部雕塑成各种形状,如捧钵蛙式水注、鸽形杯熊灯、兽柄虎子、跪羊烛台等,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陶瓷主要采用浸釉法施釉,即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地附着于坯体表面. 其具体情况如下:
釉料配制
当时南方各地的青瓷窑场多使用石灰釉,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这种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的特点.
施釉特点
采用浸釉法能使釉层厚且均匀,如浙江境内瓷窑的产品,胎釉结合好,很少有剥釉现象,流釉的情况也少见. 但此时期也有部分瓷器施半釉,如北朝和南朝的一些杯子,仅在器物上部施釉,底部露胎.
除浸釉法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陶瓷施釉方法还有:
- 刷釉法: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涂在器体表面,多用于长方有棱角的器物或是局部上釉、补釉、同一坯体上施几种不同釉料等情况,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原始瓷.
- 荡釉法:把釉浆注入坯体内部,然后将坯体上下左右旋荡,使釉浆满布坯体,再倾倒出多余的釉浆,随后将坯体继续回转,使器口不留残釉,适用于口小而腹深的制品,如壶、瓶等内部上釉.
- 点彩法:在器物上用含铁量较高的彩料点染出褐色斑点,形成自然随意的装饰效果,西晋时少数青釉瓷器上有不规律的褐色斑点,东晋时已普遍使用.
小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的烧制地点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南方地区
- 浙江:是当时南方陶瓷烧制的重要中心,有着名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等。其中越窑青瓷胎质细密、釉质莹润;德清窑以烧制黑釉瓷最为着名.
- 江苏:宜兴的均山窑是重要窑址,烧制的青瓷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 江西:如白浒窑,在南北朝时期开始烧造瓷器,为抚州地区的陶瓷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