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古代祭月习俗演变
- 早在周朝,就有秋分祭月的活动。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满月,所以人们就将“祭月节”调至农历八月十五,这天秋高气爽,满月当空,更适合祭月。祭月仪式很隆重,人们摆上祭品,向月神祈求福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月活动在民间流传,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
- 嫦娥奔月的故事深入人心。传说后羿射日后得到西王母赏赐的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飞向了月宫。后羿思念嫦娥,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都会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妻子。这种习俗慢慢传播开来,人们也在这一天祭月、赏月,中秋节由此而来。
- 还有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传说也与中秋有关。玉兔在月宫捣药,人们望月想象玉兔的形象;吴刚伐桂树却永远砍不倒的故事也为中秋增添了神秘色彩。
时间
-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
习俗
- 赏月:中秋夜,人们会观赏皎洁的满月。古代文人雅士常借此吟诗作对,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吃月饼:月饼有多种馅料,像莲蓉、豆沙、五仁等。其圆形象征团圆,人们相互赠送品尝,分享快乐。
- 猜灯谜:主要在一些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中进行,谜面涵盖诗词、历史、生活等诸多方面,增添乐趣。
形式
- 家庭团聚是主要形式,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赏月、分享月饼。还有社区或单位组织的中秋活动,如中秋晚会,人们聚在一起表演节目,共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