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4 一路向东又向北

一听这话,王叔仞便退出来,然后好奇问道:“乐公,听说你是当初被豳武平公策反的人。”

一提起当初策反自己的李光极,李鸿基也有点伤感说:“彖图兄死在了远征的路上,也是可惜。不过,当初确实有这么一回事。那时我在甘州镇王图手下当把总,那厮欠饷害命,兵员多不满,我因为有把子义气,交游颇多,被推为甘州总兵,趁着西北混乱,这才拿下了甘州,换来了改旗易帜的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王叔仞又问了一些当初他们打天下的过程,李鸿基也没瞒着什么。

“这么说,父皇是真的很厉害了。次次料敌于前,让你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可不是吗?”李鸿基颔首,“光是固原之战,就是陛下展示料敌于前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是那一场入关之战。从破关到平推,前后不过七年。历朝历代,无有此等速胜者,更重要的还是对地方的整顿,土改之后,天下景平,不管我们在海外打多少仗,关内依旧不受任何影响。只能说,你现在看到的盛世光景,换做我少年时,根本无法想象得到。”

忽的,外边鞭炮鸣,傩戏行道,喇叭声声,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也让王三回过神来,脸上伤感也少了,不由得感慨:

“今朝胜往昔,何叹秋风凉?戎歌长舞乐未央,傩面神仙旁。

社神欢颜展,古韵新气象。岁月轮回换新妆,大道展宏纲。

走了,走了。下次再见,就该是阴曹地府了。”

王三悠悠缓缓走来,看了一眼王叔仞,李鸿基两人:“走吧。过几日去流归州,鸿基啊,朕记得流归州有一座草原,那边地势临海且平坦,你去那边选个陵如何?”

“全凭陛下做主。”李鸿基一听,也开心,有草原就意味着有生产,哪怕是游牧经济,也总比针叶林里的惶惶无措要好。

而且临海,就意味着可以开辟港口,往来也方便。

王三笑了笑,随后几日,就在华陵县内逛逛,还真别说,这边的发展不错,物价也相对便宜一点,毕竟皇陵修建是政治任务,所以铁路也是最早通行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天气太冷了。

哪怕有暖气,王三也差点冻感冒。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还真是……”

王三感慨了一句,然后看了一眼火车说:“外兴安岭北线的铁路冰封了?那行,不用麻烦了,直接去外兴安岭的南麓的腾达府,朕从那边过去。”

“是。”铁路这边紧急调动,很快火车快速路过贝加尔湖的北岸。

“好多海豹。”从铁路的一座桥往下看,整个滩涂上全是挪动的淡水海豹,看得王叔仞啧啧称奇。

王三也看了一圈说:“海豹数量还挺多的。不过,捕猎也要适度,可别杀绝了。”

闻言,王叔仞看到了沙滩上出现的几个披着狗皮帽子的人影,正拿着火铳猎杀海豹。

“应该不至于吧。”

“可别小瞧了人类捕猎对自然的破坏。适可而止这四个字,从古喊到现代。不过……朕记得,关内喜狐裘与貂皮的多,这海豹,是卖哪里去的?拍个电报问问,”

王叔仞起身去拍电报,一个时辰之后走回来,拿来了相关的情报。

王三翻了翻,果然是北庭军区跟泰西那边的需求比较多。

而且价格不菲。

“嗯……着令配额出口,管制一二,尽可能将安北军区的人口集中在陵县,偷猎的话,抓到了就流放北冰洋去抓海豹。那边海豹多,还有北极熊让他们抓。”

王三随口下令。

“行。只是父皇,为什么您老每次都考虑这些动物?人难道不用生活?”

王叔仞好奇问,总觉得他爹年老了,心就变得慈和,但偏生是对动物而不是对人,这叫什么事儿?

“懂个屁!这是资源!安北军区是大顺未来发展的后备,这里不能放纵混乱,必须全面接受朝廷的控制。偷猎之人,一旦让他们暴利开采,资源容易耗尽不说,税收也不会收上来多少。所以宁愿按住几十年,也不能现在就消耗了。再者,从流归往东,过北海,就是东洲。

那一片,动物更多,更需要人,让他们去那边,总比留在这里祸害后备资源要好。

去那边是拓荒,在这里是损益,你懂得选了没?”

王三的话,让王叔仞若有所思。

于是又过了五日,众人抵达了腾达府。

腾达府是沟通外兴安岭跟北山女真的中心,这里有很多北山女真部族过来休憩,马上冬天了,北山女真游牧过来,腾达府的商人交易。

然后也在腾达府买房子。

王三下了火车站,走进腾达的边缘一些聚居点,能看到很多麋鹿群,还有很多各色的人跟他们谈判鹿群的买卖。

更有一些加工厂,正在冒烟生产,加工鹿制品。

“难怪取名叫腾达,乖乖,这里冬天怕是得有近十万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