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听了自己女儿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很是严厉,随后大家也跟着指指点点,所有人都说她怪。
得不到善意的关怀后,她就开始没出息的哭,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客人们都排着队在草席前三鞠躬,只有自己躲在角落。
她不发一言,定定的盯着被草席裹着的爷爷,好像在思考什么要紧的事情一样。
苏秦直到今天仍然记得当时自己想的是什么,其实这种想法倒不是很可怕,只是最后实施下来应该很难,而且她的头顶上方似乎闪着智慧的光芒一样,这时她给自己定义。
“妈,为什么不把爷爷的尸体捐了,给有需要的人来用。”
张燕相当默契的说了句:“我们这么穷,送给别人都不会要的。”
张燕每每想起苏秦说的这句话,都忍不住提醒,也许苏秦经历了就懂得了,现在只不过有爸爸妈妈给她撑着了。
张燕不知道,她的这个女儿平静的外表下有着极其强大且丰富的内心世界。
尽管这个世界的样子她一点儿也不知道,也没有兴趣探究。
她自己向来很少说话,尤其是面对苏秦的十万个为什么,所以她的沉默被苏秦揶揄抢白是常有的事情。
苏秦看起来话多,但也不是对谁都这么多话的,她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会唧唧喳喳,胡吃海喝。
只是她总觉得苏秦像是没有经历过什么的富二代,太过于天真了,没心没肺的简直像个三岁小孩儿,也不大想起来这个女儿是否跟自己说过什么关乎学校人情世故的话题,她对她的了解都来自于卷子上的每一道错题——她总觉得,苏秦小学输在起跑线上,初中跟不上是有原因的,就算跟不上,慢慢学,总算会有个样子的,她参与的,只是一个严母的角色,更像是严格要求自己。
直到有一天,临近中考的苏秦,急急忙忙的给自己打电话,说着就一千块钱,就一千块钱,权当投资了的时候,她从麦冬地里直起腰来,看着锄了一上午的草地,想到苏秦那不上不下的分数,第一次对苏秦有了新的认知和看法。她在风华路呆了很久很久,也看了苏秦很久很久,那个急着连衣服都穿反的小女孩儿,现在已经会为前程盘算了,也懂得提前为自己投资和规划,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一丝这个年纪女孩子常有的悲伤与矫情——她的确远比很多人都有矫情的资格。
然而她把未来算的那么清楚,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只需要不紧不慢地向前,终究会落在家人对她期盼的圈子里。
不知怎么的,一个问题脱口而出。
“当初你在你爷爷的葬礼上说的那番话,你还记得吗?”
苏秦也从模拟卷子中抬起头来,似乎完全没有惊讶,也没有花时间回想思考,立刻淡漠的笑了笑说:“只是模仿书上的某个人说的话而已,只不过在同一个场景下,说出了同样一句话罢了。”
苏秦惊讶地问:“干嘛现在,突然问我这个话题。“
张燕很难得没有不耐烦,依然坦然地说:”我只是觉得你和其他人不一样而已,其他人都站在死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你是站在活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苏秦咋舌,手下一堆堆的复习资料在电扇的扇叶下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张燕却面不改色的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就像是《三国演义》的序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样。
苏秦想要说出来,但是话在喉咙里饶了一圈儿后,又咽了回去。
临别时,张燕几次三番地叮嘱苏秦要吃好,喝好,压力大的时候就围着操场多跑跑,别总是对着书本,保护好视力,直到被她不耐烦地打断:妈,我知道,你都说了多少遍了。“
她笑着摆手,忽然说:”说实话,那封信?“
她顿了顿,惊讶于自己又鬼使神差地又提起了这件事情,但还是决定说完:”字写的比你好,你要多练练字,以后超过他。“
”她的字写的很好,中考体育也考了满分,据说是生来就是这样的。“
”是吗?“张燕点点头,咬着牙把想问的话吞进肚子里,化成了一个和往日没有任何不同的宽和笑容:”你要努力,要脚踏实地,这个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的天赋异禀,多的是挑灯夜站,我走了,中考之前给我打电话。“
”妈,照你对生活理解的这么透彻的话,你当年怎么没有考上大学?“
”嗯,还不是因为家里太穷了,我要是跟你一样有你一个那样的爸,指不定早就平步青云了。“
”原来是这样,行,中考之前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苏秦一直觉得父亲文化不高,为什么读到高中的母亲会嫁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