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局面一直到县里给予了一些扶持,为陆村选种了一些适宜种植的作物,才使得村民们收入增加,否则光靠种地根本就养不起家。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前二十年的陆村一直是处在迷茫加短视的漩涡里,后二十年才勉强搭上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经济收入逐渐好起来。
陆村的落后不仅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地域的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
林正阳已经决定,等他从娘家回来,不仅需要跟阿爸说自己摆摊的事情,同时还要好好聊聊村子今后的发展方向。
想到这里,林正阳记起家里的农活,就问道:“阿妈,家里的田地整好了没?”
“已经差不多整完了,就这两天。”
听到阿妈说家里的地已经快整好后,林正阳有些惭愧,“对不起阿妈,家里的农活我没有能帮上忙。”
陆淑英抚摸着儿子的背,安慰道:“说什么对不起,也是素华受伤,你必须要去照顾她,大家都理解,不会说什么的。”
“对了,你说是回来有事,啥子事?”
“阿爸那辆旧自行车还在吗?”
“在,就搁牲畜棚里放着,你要骑?”
林正阳点点头,然后跟母亲说了要把自行车改造成三轮车,这样可以功能就变多了,能载更多东西。
陆淑英听完后,说道:“老三,你不会想用这个三轮车去摆摊吧?”
林正阳眼睛瞪得老大,自己还没有说母亲就猜到了,这么神奇!
看到儿子疑惑的样子,陆淑英解释说道:“是你姐的同学看到你在水泥厂门口摆摊卖米糕,我们才知道的。”
“原来是这样。”林正阳以为母亲变聪明,猜出来了呢,“我就是利用空闲时间随便做了点米糕,试一试摆摊的效果。”
“你阿爸一听说你去摆摊,就很生气,说你这是投机倒把,要把你抓回来,还是你姐跟他说了国家的政策,你阿爸才同意不抓你回来。”
林正阳暗暗长舒一口气,这个时代要想做一些事是真的太艰难了,摆摊这事他要跟老丈人一家先解释,现在如果不是姐姐帮忙,又要跟自家人做解释。
他光解释政策就需要说上三四遍,还要组织话语说服家人接受摆摊这件事。
“那现在阿爸对我摆摊这件事的态度怎么样?”
“阿妈也不知道,你要问他才知道,要不等他回来你问问看。”
“还是等过几天和素华一起回来再问吧。”
林正阳还没有想好怎么跟父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