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杨柳接到卷子仔细地浏览了一遍,不紧不慢地一题题作答。语言基础只有三道题,每题10分,第一道题考造句,第二道是从一首诗中抽出一句赏析,最后一道是文言文翻译。
写完这三道题,剩下的是七十分的自选作文题。
他盯着试卷上的题目《心里话献给主席》、《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毫不犹豫选了前者,前几年红色语录没少背,竟然在收卷之前写了满满的一页子。
三天后,这一场轰轰烈烈又急促的高考落幕了。
高考改卷组的老师们,日夜加班加点,紧赶慢赶地紧着放春节假之前把试卷改完,一连漫长的两个月的改卷时光,嗖地一声度过了,腊月腊八之前,全国高考成绩放榜了。
这年头的消息传播得特别慢,一层层地传下来,等到消息到手上的时候,知青都快要回乡了。
河子屯12人中包含王琴在内的竟然考中了5个。
杨柳的分数离分数线差了接近一半,但当初报考艺校还是赌对了一半,杨柳也拿到了通知书,但不是入学通知书,还要通过专业艺考去争取另一半的机会。
回到羊城后,她再也没有同意穆青出去做生意。
花了钱,报了羊城的一个艺考突击班,疯狂补习简谱、五线谱,还要学习普通话。
在这期间,杨柳拿着艺考通知书,一家四口终于到中山大学和父母见了面。
见面的效果相当不好,柳明松老两口只认外甥,根本不认穆青这个女婿,当天晚上穆青就一个人回到了自己置办的两层小楼。临走前柳明松在中大校园外和花青山谈了一次。
最终决定杨柳在中大备考,中大音乐系教授辅导备考更靠谱一点,穆青一个男人带孩子也不像话,孩子留在外公外婆那更适合。
经过柳明松的劝解,穆青认可了这个合理的方案。
穆青作为男人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不能落下。
穆青和柳明松分别后的第二天,就和几个兄弟带着大批货物再一次北上。
经过半年的发酵,沿海地区往北平卖电子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现在的利润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必须开拓新的市场,这次穆青只带了五个兄弟,安全起见正好可以包一个火车卧铺间,由于第一次到唐山探路,带的货也比较少。
唐山的治安在整个北方是比较差的,所以穆青从上火车开始就给同路的兄弟上紧紧箍咒。
火车开动时,就开始安排俩人一班三班倒在卧铺口值班。
两天两夜后,火车停靠在唐山站。
同来的张军迷迷浮浮问:“这就是唐山站?”
“对,都打起精神来,两人拿行李走中间,前后各两人保护好,都跟紧了,这里可不是北平。这里乱的很,不但黑车、扒手多,甚至有成队抢劫的都时有发生。”
有人在挤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