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云从小节俭,基本上继承了家族勤劳节俭的的节俭传统,念旧,还喜欢传统文化,过去有太多值得怀念的人和事,尤其闲来无事,和人生比较黑暗的时候,就喜欢回忆过去发生的事和物品,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记忆。
儿时的我们,屋前屋后,河堤上下都是我们的游乐园,捣鸟蛋,捉青蛙,打水蛇,抓老鼠,摸鱼抓虾,抓知鸟,太多说不完的故事场景。
一到秋天,屋前屋后的橘子和枣子熟了,我们那时吃的水果基本上都不用买,都是自家种的,想吃就爬到树上摘来吃。
小时候许下的梦想,长大后能实现没有几个,我们总是怀念过去,那是因为过去有我们没有实现的梦想和青春,总想着再来一次,可惜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就是在小说中重来一回都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太多的物件和小动物都似乎被淘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几十年而已,科技改变了世界和人们的生活。
米云今天不聊吃的,也不回忆娱乐游戏,只想回忆一种儿时的简笔画,米云初中以前都比较流行的简笔画,不光是米云知道,不专属于80后,好像80后之前出生的人都比较熟悉,不知道是米云的推测有误,还是米云的错觉,总觉得简笔画有可能曾经非常的流行,要不然农村随便一个老农都能随手画出简笔画来,这给幼小的米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虽然米云最早接触简笔画是母亲所教,但记忆深刻的还是村里随便一个老农,米云母亲教米云画简笔的人和小鸡、小鸭等,村里的老农画出的是简笔的老鼠最有印象,至于其他的简笔画,米云已回忆不起来了。
时间还真是过的真快,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生涯就是二十年,毕业后又是十几年,风风火火的几十年,感觉什么都没留下,就要老去,发现太多事情未做,一事无成,转眼已是半生,非常的惭愧,又无奈。
米云记得没错的话,米云应该是二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简笔画,学校当时也有美术课和书法课,还有思想品德和劳动课,还有音乐和体育课,米云小学的口号还记得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里的美术课是由校长教的,他教二四年级数学和美术两门课,偶尔还有时政课,校长也算亲戚,是米云外公五兄弟的孩子,和母亲他们是堂兄妹关系,舅舅是今年五月份左右因病过世,不满八十,是米云第一个村子里最先过世的老师,还有更年长的身体棒棒的,今年上半年在县里体检,米云父母今年都见过,还打过招呼,只能说岁月不饶人。
小学学校的美术课,就是临摹,照着图片涂抹,只不过米云小时候没有太多的颜色,记忆中好像有蜡笔,但用的不多,一学期的美术课也有限,把一本美术作业本画完就可以交工了,美术作业本上基本没有简笔画,都是正常的画,米云不记得上初中以后还有没有美术课,在上大学后才又有了一学期的美术课,还买了装备,画板和颜料,班费统一买的,一个漂亮的美术老师教的,不记得有没有出去写生,初中的功课比较多,多了英语和生物地理,还有历史政治物理化学好几门功课,以至于上早自习和晚自习课的时候,米云还会经常打瞌睡。
尽管米云兄弟两个自小出生在学堂,二十多年的学校生涯,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了早晚自习课,但开始打瞌睡的时候却是初中开始,不知道是不是初中的功课比较多,突然多了六七门学科,还是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太差,营养跟不上,还是上课时间比较长,天不亮就起床,早上两节自习课,英语和语文雷打不动的早自习,还有晚上三四节课的晚自习,各门学科都有的晚自习,比小学的早晚自习时间拉长了几倍,反正米云那个时候就比较犯困,从初一犯困到初三,记得初三毕业班一次普通学科考试测试过程中,米云就在打瞌睡,还留了一大堆口水,班主任还捏了米云的口鼻,米云才被惊醒,说来惭愧,那时候日子真的苦,一日三餐没有任何油水。
米云没记错的话,初中第一年还能自己带菜,在学校买菜,学校只管白米饭,后面学校两年,学校承包了伙食,学校收伙食费后,饭菜都由学校提供,长期的清水煮土豆和白菜,还有咸菜榨菜,一丝油性都没有,倒是健康,还不如吃点地沟油,嘴巴都吃的干闸口,整日的学习生活,即使菜没有肉腥,水煮素菜也得咬牙吃完,还好一周会安排一次荤腥菜,能看到肉丝,每周碰到好菜的那一天,都得玩命的跑,全校师生近千人,不跑快点,怕吃不上一顿好菜,算是米云在初中学校吃过的大锅饭,饭要均分,菜也是,一大盆菜,七八个一桌均分,先到先得,还得藏点到饭钵底下,还得顺手牵羊别人饭桌上的一点荤菜,这就是米云学生时代的饭局。
回到简笔画主题,简笔画学习一般都是课后,出现在课堂上也是机缘巧合,米云读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刚好修缮教室,全校师生都被迫临时到学校附近的民房借读,米云印象中持续了两个学期,从冬天持续到第二年开春,米云记忆深刻,记得非常清楚,不知道同时代的四个年级的学生还有多少人能记得那两个学期在村民家上课的故事。
小主,
简笔画不是在学校的正式课堂上发生的事,刚好是在外面的两学期发生的故事,米云记得冬天发生过一次,春天还有一次,不知道主角是不是同一人,反正是个老农,当时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农户家上课,当时可能学生在自习,没有老师来上课,老农在家里,可能是闲来无事,就在临时教室里的黑板上给我们画了几个简笔画,米云记得比较深刻的就是用华字画出来的简笔老鼠。
还有一次简笔画的场景,是春天在另一个农家的堂屋里发生的,米云的两学期好像用到了村里的三户人家,在三户人家的堂屋完成了两个学期的学习。其实当时米云家的堂屋也被征用当了教室,只不过给学校班上人多的学生用,我们班人数少,就在小一点的民房当临时教室,米云家的堂屋比较大,可以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学生,米云猜测当时学校征用民房的教室基本上都是无偿免费的,联校和学校不可能提供费用,最多学校的装修可能联校领导会拨点专款。
简笔画作为一种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们就开始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这些原始的绘画形式可以看作是简笔画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笔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艺术。米云的简笔画是母亲启蒙,晚上七八点左右,在煤油灯下教米云所画,还有书法,由于父母宽松管理模式,从小到大都是放养,可能父母忙于教书,还有来回几十里种地,湖南和湖北两地都有米云家的田地,父母忙于农耕和教书、备课,批改作业,根本无暇管米云兄弟的学业,只能用有限的时间培训下课外兴趣,唱歌或者画画,以至于米云几十年了,还不能写出一个正楷字出来,写出来的字不如一个五岁以下的学生,还不如女儿五岁左右写的字漂亮。
简笔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开始尝试用简单的线条来描绘复杂的场景和人物,这种绘画风格被称为“?线性绘画”。
线性绘画的特点是以线条的流畅和准确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结构,这种风格对后来的简笔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笔画起源于古代的?涂鸦和?符号绘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现代社会中,简笔画因其简洁、易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宣传、设计等领域。?
简笔画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古人就把手指和木炭在壁上画出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自己的意图和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逐渐掌握了使用笔刷、颜料等绘画工具的技能,从而开始创作更为丰富、精细的绘画作品。
由于中国书法常常需要用笔墨进行快速、简单的书写,这为简笔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书法的影响下,简笔画逐渐成为了一种能够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主题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笔画也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形式。
简笔画的发展历史表明,这种绘画形式不仅记录了人类早期的文化和生活,而且随着时间和文化的演变,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