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访问

李斯建议:“陛下,以往财力有限情有可原,但现在不同,秦国收益颇丰,不必过多顾忌。主要驰道上,每八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就足够了。”

这个时代普通人一天行八十里尚属可行,考虑到商贾的需求,这样的安排显得尤为明智,有利于他们的安全。

群臣闻言,展开讨论,这是一个重要的开支。“那么每个驿站需要多少士兵驻守?”“陛下,十个如何?”有人提议。

“十个吗?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大家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按照每八十里一站计算,千里范围内至少需十二站,约需一百二十人。延伸至三千里,则需更多。然而,路线弯曲增加实际里程,这是庞大工程的一部分,没有足够的资金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李斯敢于提出,是因为秦国有实力承担。

“陛下,我们认为可行。但在靠近城镇或村庄的地方,可以直接利用这些设施,节省不少成本。”

随着驰道安全问题的解决,工程部门更加忙碌,但他们乐此不疲。驿站的功能不再局限于通信,还需负责住宿等事务。商贾的住宿需付费,官员则提供基本服务,如膳食,其余需自费。驿站因此成为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虽然特殊,但有国家财政作为后盾,确保无意外。

原有的秦国内部驿站也开始按统一规划进行扩展。八十里的间距适中,恰好满足商人一天行程。只有驰道上才有驿站,寻常山路等地方则无,仅有些客栈,其安全性难以保证。

商贾们看到了这一切,尽管需要支付,但他们愿意牺牲速度换取安全,毕竟,生命才是最宝贵的。秦国对他们商人的照顾,让他们深感欣慰,虽然起步较晚,但充满期待。“没想到,秦国已经开始关心我们商贾了。”

“你这话有点落伍,秦国早就在关注商人,有些人甚至做了官,虽管的是工商部门,但依然是进步。”

“的确如此,加上现在驿站的建立,安全有了显着提升。一日之内便知前因后果,犯罪率自然大幅下降。”

“没错,除非选择山中小径而非驰道,否则别无他法。若不愿来驰道住宿,那就生死自负了。”对商贾来说,安全和速度至关重要。

"陛下,驰道上的速度非常快,八十里的行程对马车来说不成问题,甚至更快,两小时内就能抵达,比骑马还要迅速。这表明驰道的修建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不过,商贾运输货物时速度会受限于货物的重量,货物越重,行进速度就越慢,货物的轻重才是决定速度的关键。做好充分准备,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驰道的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因为它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秦王的高度重视对此起了很大作用,各地的安全性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目前,朝廷的威慑力度极大,有效地抑制了一些犯罪行为。从未有过的灾难促使人们提高警觉,认识到生活中的压力需要实力去应对。前后变化带来更强的实力主导,有了约束和实力的双重保障,未来充满了希望。

对于商贾们来说,驰道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它对大秦整体有益,至关重要。非同寻常的体验使这一切显得不同寻常,带来的益处引人期待,无人不为之动心。当前的变革让人们感到索然无味,直面问题成为必要,这是对未来的规划。

大秦不能仅停留于现状,更需追求未来的光明。驰道的快速建设不断变化,这种进步让人感动,值得付出。布局虽复杂,却指向未来。王翦将军建议,现在齐国已处于恐慌,是否该采取行动,毕竟拖延下去对我们不利。陛下思考片刻,意识到已耗时三个月,工程尚未完成。

王翦汇报,经过三个月的 行动,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无需担忧。陛下决定施加压力,观察齐国的反应,逐步推进而不急于求成。同时,他强调不得 扰民众,齐国百姓应该能理解当前形势,无需过多询问。

王翦很快下令,三大军团同步进军,虽然兵力不多,但也有近十万,对齐国形成巨大压力。齐王建得知这个消息,心中十分不安。海船虽然准备就绪,但工人们建议还需检查,这让焦急的齐王建迫不及待。

尽管不清楚秦军为何拖延三个月,但现在没有其他选择,除了逃往海外,别无出路。大秦方面密切关注此事,一方面报告给陛下,另一方面继续推进,防止对方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大秦不容忽视任何价值,每一步都在开启新的可能,只是能否走出这条路,全看自己的抉择。

陛下看着出海的情景,眼中充满难以置信,陈赢自然能理解陛下复杂的思绪。"

他对仙岛的执着并未消减,只是不像以前那般炽热,但那份执着绝不会消失,这或许就是所有王者共有的通病吧。不,或许是许多人的常态,世间之事往往难以预料,也无从言说,这是岁月沉淀的沧桑,也是对天地法则的领悟。

为了生命长久,更为了权力的稳固,谁不想更进一步呢?

“唉,陛下,世事如此,何必执着呢?心中有志向,本是好事,臣并未令陛下完全放弃,只是现实,总是现实,无法逃避。”

陈赢的话让秦始皇微微一震,旋即叹了口气,这就是命运吧。

“爱卿,每次见你,你仿佛剑道仙人,你未改初衷,但气质已悄然转变,这让朕心生羡慕,真的很羡慕。”

这是真话,谁不渴望活得更好、更长久,而非日复一日的老去。这种悲哀,无人能否认。这份痛苦,唯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是常人无法感受的深度。

明明已在眼前,却又无法掌控,这道理无法否认,是非曲直,皆如一场梦境

接着,他又问:“李爱卿,你觉得间距应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