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非遗鱼灯

“鱼灯做完了,现在去坐会吧。”

季白听他的话,将鱼灯放了起来。

“思寒哥哥我来看电视吧。”

季白拿着遥控器,打开电视。

打开电视,正好在新闻频道看到外交部的汪先生在发言,面对西方的舆论,丝毫不惧。

其实她挺喜欢这位先生的。

汪先生,精通11国语言,温润如玉,年岁不过半,便为华夏白了头。

简直是她们这代人要追的星。

季白从不追星,她只追人民英雄和为国家做建设的人。

因为每一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

季白还是《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忠实兔迷呢。

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

季白带上了自己做的鱼灯,换上一身汉服,和傅思寒开车去遗水。

季白到时,发现今晚的人比正常日子多了2倍。

傅思寒拉着季白穿过密集的人群,何夏几人都等着急了。

何夏看到纷纷走过来,“你们总算来了。”

季白无奈摊手,“没办法,路上堵车,刚刚又被堵在道上了。”

冯梓怡见他俩第一次来不知道情况,“没办法,每年这个时候来看鱼灯的实在太多了。”

“走吧走吧,我还没看过呢。”

何夏三人走在左边,傅思寒走在右边,季白在中间。

到了时间,大小不一的竹编鱼灯从四面八方涌来。

大鱼犹如庞然大物,需要几十个人一起。

小的一人就可拿起。

伴随着烟花鞭炮锣鼓声,鱼灯在村子里游走,人们跟随,孩子欢笑,年味十足。

季白也听到一些关于鱼灯的寓意。

以鱼灯游村,“滩花戏水”

以水克火,当地人称“戏鱼”

祈愿“年年有余”(鱼)

鱼又多子,亦祈子孙兴旺。

“小白,这个送你。”

季白看着何夏手上买的鱼灯,接过,“谢谢何夏姐。”

何夏也看到她拿在手里的鱼灯,“你做的?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