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

甚独 华发半生 1171 字 22天前

德音不答反问:“小娘子之前可有计划如何教养继子?”

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萦芯笑了。

《后汉书·邓太后纪》记述:“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学,所以矫俗厉薄,反之忠孝。”

所谓四姓小侯指的就是当时的四家外戚。

吴国如今也有二百多年了,外戚子弟多如狗。如果是出身于朱氏这种大世家的还好,自有族学教养和管束族中子弟。

就怕出身一般,家庭条件又因为做外戚乍富起来的,长辈疏于管教,小辈多有不知收敛的。

是以,吴国也学前人的办法,在城南太学的隔壁,建立了一个专门教育外戚子弟的“小侯学”。

由朝廷直接延聘名师执教,教学条件较好,以学习《孝经》为主,兼学《尚书》等儒学内容。

广固本地人简称其为“小学”。

从先帝开始,小学还特许一些武勋世家的小辈入学,以期让未来的武将们“文武双全”。

不过,先帝的愿景是美好的,发展至今,结果却是无奈的。

本来小学里的外戚学生们就不怎么服管,再加上一帮从小“棍棒教育”出来的武勋皮猴子,命不够硬的讲师和学政一天能被气死三回!

顾禺的长子阿石身为入学武勋子弟中身份最高,又从小受到顾丁氏的“快乐教育”,在学里就是一霸!

哪天他懒了旷课,或者去逃学,讲师们都得庆幸他“饶”过自己好活一天。

这个八岁的熊孩子前一段时间,从后曾外翁(顾丁氏之父)的手里得了一匹蜀汉来的矮脚马。

稀罕的不得了。

这几日天天在学里晚来早走,骑着它去市子里看人角抵(摔跤)。

阿石不止看,还被一帮总拉着他一起玩儿的年长郎君们教会了博戏(赌博)。

幸好他们也不是做局骗他钱,所以阿石有输有赢,只隔三差五回家时,身上要少几个珍贵的配饰。

顾丁氏也不管,反正阿石的东西基本都是他自己花费他已故阿娘顾董氏的嫁妆买的。除非顾禺和他一双儿女都亡故,顾丁氏也拿不到这些钱财,就放任阿石随意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