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在下并州魏郡人士,来……来此寻亲。还请哥哥行个方便。”阿善多年不说并州口音,好在牙关打颤,能做些遮掩。
少年庄奴一愣,问身边人:“咱庄里有并州的?”
那人抹了把脸上的雪水,想了想问阿善:“你是说那些徭役?”
“对对对!”阿善不住点头。
他们说的,就是当初萦芯随大流雇佣的并州三郡徭役。
秋前,朝中原本已经在考虑送他们回乡抢秋种,可一来二去大吴各种罗乱,而后并州因为是战区还要迁民出来,哪还能送他们回并州,所以这些徭役一直滞留在各地到现在。
雇佣徭役的人家若是用不上他们背景强硬的,基本都把他们退回给县里头疼,心善或者抵不过当地官府的人家只能忍着肉疼,养他们到现在。
如顾氏,想把这百多口子退回给广固县里,都不要大管事亲自出马就能办成。可萦芯知道徭役到县衙手下难以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哪怕马场的软装虽然停工了也没让人把他们退回去。
不过谁家也不可能真的白养他们这么久。
萦芯便随意分派了一个顾氏的小管事安排他们一直织柿布。
柿布跟油布一样有防水防风的功能,但是柿布的造价却远低于油布。
织布机是当初费习为了节省给徭役做衣服的开销时造的,织布的麻线和染布的柿漆都是长生跟着范二郎学习如何囤积居奇时抄底收购的。
因为时下布匹也有代替钱币的功能,在本意是为了用柿布研究作“羽绒服”、“羽绒被”的萦芯看来,约等于开了个小型“印钞厂”。
好在有这个“织钱”的工作,这些滞留在顾氏马场里的徭役们可以心安理得的抱成一团,吃饱穿暖。几个月下来,徭役不分男女都已经可以很熟练的织布、染布了。
可顾氏庄奴们有不少都嫉妒徭役们可以不用出大力干农活,只需在屋里织布,冷不到也晒不到,更不用像他们现在这样,大雪滔天的在外面防着移民闯进庄子,所以一个面色刻薄的庄汉对来“寻亲”的阿善也就没个好脸:“谁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假的,滚滚滚!”
阿善硬着头皮蹲到火堆边,央求道:“家兄不是徭役,是看徭役的役吏,叫王池的。在下千里迢迢,好容易找到亲人,哥哥们且行行好,给传个话。家兄定有重谢!”
这个王池确有其人,正是并州派来看管徭役的五个役吏中的一个。因为吃拿卡要被费习整治过却不知悔改,最后让顾氏的大管事给撵去广固县衙了。县衙里生怕把顾氏惹急了,把徭役二百张嘴退回来吃他们的节流,便捏着鼻子收容了这个没眼色的并州役吏。
不过顾氏农庄太大了,阿善赌的就是这些最外围的庄汉都不清楚徭吏的详细情况。
于顾氏管事挥之即去的役吏,对于这些农奴来说,就是阎王手下的小鬼,哪怕巴不上也不要得罪为好,何况能得点好处呢?
一个一直没开腔的庄汉动心了,撑着膝盖站起身,“我和八斤去吧。这天死冷的,弄点酒回来大伙喝喝。”
说完,最开始跟阿善搭话的年轻庄汉依言站起身,指指阿善又指指火堆,“你一个在这烤烤,那几个就别带过来了。”
原来这个叫八斤的看见阿善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了。
虽然心疼三娘挨冻,可阿善也知道庄汉们是怕他们几个调虎离山、浑水摸鱼,便赶紧坐到他空出的地方,“多谢多谢!”
听着篝火边的壮汉们继续被阿善打断的荤话,眼看那八斤拿起一枝燃着的柴当火把,快步隐入风雪,阿善暗算他们的脚程,若是中间没有耽搁,一炷香的功夫应该能回来,便沉下心来等。
远远看着的阿籽却没这个耐心,“他怎么坐下了?这是成了么?咱们能过去了么?”
抱着四娘取暖的三娘瞥了他一眼,“关你什么事?你不是不参与么?”
“我好歹这一路帮你聚了十多个人!……”
很清楚自己被利用了的阿籽还要继续跟三娘吵,身后妹妹拉拉他,哭唧唧的道:“大兄,二娘好冷啊。”
他便立刻转移话题,连担心三娘是暗娼的怀疑都忘了:“三娘多脏,你抱二娘吧。”
三娘怀里的四娘立刻尖叫道:“我是四娘!我才不脏!”
“对,你是四娘,你不脏。我才是三娘,我脏!”三娘说着,白了阿籽一眼。
阿籽知道自己拿她俩没办法,只得咬咬牙从身上脱下一件成年男子的夏袍,乱七八糟的裹在妹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