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出的羊三、羊五终于能彻底挺直腰板在族中走动,只羊七郎自己多了个“免五十”的绰号,时常被人耻笑。
这件本该就此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弭掉的丑事,却随着家族中子弟越发难以出头,彻底动摇了羊七郎阿耶的家主地位。
先祖羊祜②为人清廉节俭,服饰简易朴实,所得俸禄都用来接济亲族,可惜血脉断绝,壮年病逝。
世人都知道,他们这一支并不是羊祜生前选出的嗣子,是在他病逝后羊氏族中各个分支靠着“竞争”争成嗣子的。
如今因为羊三、五、七、九行为不端,让整个羊氏蒙羞,阻碍了羊氏所有小辈的出路,许多分支便找上了羊氏堆出来最大的官——羊澜。
羊澜履职并州后不久,并州就陷入了大旱之灾,加上初期还未站稳脚跟,不超家中和族中要资助都算他节俭。
可那一千金赔出去之后,族中便不得不给他去信,希望他尽快在并州给族中找一条财路。
大灾之年,还有什么来钱最快?
当然是贩售粮食!
正巧许多大粮商、大世家苦于当时还在位的孙瑾下达的“五州粮禁售令”,不敢下手。羊澜便靠着当初在孔氏求学时交下的人脉,彻底把其他四州贩粮的路子在暗中疏通了。
兖州的泰山郡毗邻青、徐二州,离冀州也只隔着济北郡的一个县,这不正好能做个交通枢纽么!
于是,羊澜只花了一年不到的功夫,就把族中资助他成为州级高官的抛费补齐了。
自此,不仅拿捏着族中最大的进项,作为一州别驾羊澜还拿捏着唯一能为族中子弟安排出仕并州的出路。
哪怕并州旱灾日久年长,已成鬼蜮。
可只要能在并州熬上一任三年,有注定到手的三年上上考评,再多花些钱财,自然是其他四州哪里有缺就能平调到哪里去。
之后钱财、官途就都齐全了。
只是天幸大吴,太上皇把先定侯提前挪到并州,并州的旱情就解了,虽然后面又涝又蝗又打仗的,可是眼见着因羊氏郎君频频入职糜烂的并州各处空缺,一个“为国分忧,奋不顾身”的名望已经举了起来。
如此,羊氏的危机眼看就要过去,为酬羊澜为族中的贡献,今年烧寒衣的时候,竟然让他的嫡长子羊四郎与宗子羊三郎一起给祖宗摆贡品!
小主,
其义不言自明,就是族老对族人们明目张胆的释放要换宗子的信号。
而羊七郎心寒的发现,除了自家,没有其他任何人对此提出异议。
除非,现任族长能做比羊澜更大的官职,或者能带着族中走向比羊澜更好的前景!
可是,羊氏是五州本地的千年世家,在大吴官场上能把羊澜举到州级的实权高位,除了舍得花钱,就是乘了当时五州和吴地两派角力的东风。
如今大吴开启战事不久,除非州牧有叛国大罪,否则陛下绝对不会轻易替换他们,朝中暂时也没有两千石以上的高位空缺。
为了保住下一任家主的位置还落在羊三郎身上,现任羊家主的目光便全放到了第二条路上……
①阳成是复姓,东汉时河东多此姓。代表人物有阳成昭信,见《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现在已无此姓。
②历史上的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是灭吴总设计师。
那什么本文没有晋朝,大吴也延续至今,所以历史上他本来应该有的高官和死后的爵位就都蝴蝶没了哈。
不过羊祜的确是没有子嗣。据《晋书》作者房玄龄考证,是因为羊祜自凿祖坟所致。说是,一次,一个风水先生看到羊祜的祖坟后,认为有帝王之气,同时又谆谆告诫,“若凿之则无后”。羊祜不信邪,“遂凿之”,因而无后。
历史上是司马炎在他死后以其兄羊发之子羊篇出嗣于羊祜,袭封爵位,以奉其香火。
但是本文中司马炎出生不久就被夷三族了哈,没有他指定就只能是羊氏自己族内“竞争”了哈。
再次套盾,本文架空啊~很多地方都改了,我想起了会解释下。尽量不剧透,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