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乱红飞过秋千去

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1667 字 17天前

深秋的午后,绾心坐在长乐宫的西配殿,独自一人批阅奏折。

太后自从那夜晕厥后,身子老是觉得不好,绾心便揽下了朝中大事;每日的朝堂都是太后独坐正中,自己私设一张凤椅,斜坐在太后前,面前一道珠帘。

早朝后,也是常常与太后坐在西配殿内,只是与先前不同了,先前自己只是读折执笔,如今却是受太后之命可以做主众事,只有拿不准的事和一些军戎大策才会与太后攀谈一二。

绾心打开一份奏折,只粗粗略读一二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

一旁闭目养神的太后听见了这叹息,便问道。

“是蓬莱。”绾心道,“晋王密奏,蓬莱王想从他那里买粮。”

“那晋国有粮吗?”太后幽幽问道。

“晋王说,”绾心颔首,“今年大旱,自己的粮食怕是都不够,更不敢卖。”

“那便让他抬高晋国,九原和兰陵的粮价,顺便再在粮里掺和些秕谷。”太后道。

“母后…”绾心轻声道,“秕谷,是麸麦之流,那不是给人吃的。”

太后听闻绾心的忧虑,细想了一下,蓬莱自承景登基后确是不安分,早晚必有一战,但自己近日都是将重心放在了燕国。虽然蓬莱只是一个小小的蛮夷异邦,但北边的匈人和西夏与百越不同,且封疆大计最为重要,现下实在不宜同时开两条戎战之口。主意一定,太后便立刻发现了自己把蓬莱扼得太紧了,便向绾心道,“抬高粮价,若他们还要买,便卖些掺了秕谷的稻子卖给他们。”

“仍是晋国,九原和兰陵吗?”绾心颔首问道。

“出一道密旨给吴国的镇海王。”太后道。

“湘郡,渔阳和胶东,需要吗?”绾心提笔蘸墨,绮烟在她的面前放上了密旨的折本。

“不用。”

太后侧一侧身,在冬芽的帮助下将自己身上的毯子重新盖好,道,“湘郡,渔阳和胶东离蓬莱太远,即便他们千里迢迢在此三郡买了粮,运回去花的银子也够他们的了。”

太后冷笑一声,道,“还不如在晋国买秕谷呢!”

“是。”绾心会心一笑,道,“儿臣明白了。”

“想不到晋国居然会大旱,粮食不够。”绾心道,她写好密旨,递给绮烟,绮烟又呈献给太后。

太后微笑看着那道密旨,上头是隽秀的莲花小篆,太后静静道,“晋国哪里大旱了,今年春天他确实抱怨过雨水少,但仅仅雨水之疏是成不了大旱之势的。”

“母后的意思是…”绾心疑惑道,问题的答案渐渐明朗。

“晋国不缺粮。”太后直接道,“晋王只是不想卖粮罢了!”

太后看完密旨,微笑着示意冬芽封旨待发,道,“农桑毕竟是国家大事,这个道理本宫明白,晋王自然也明白,何况晋国不是甚么丰饶富产之地,晋王自然得要小心了。卖了,自己不够,不卖,若是得罪了蓬莱,惹得蓬莱被逼得兵戎相见就不好了,还不如上道折子问我一下。若出了事,后头至少还有我替他担着。”

“母后远虑。”绾心颔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