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疏甲惊略:梵山险行(四)

弘邑录 杨少惟 1705 字 21天前

二人谈话间,已然行至金顶山涧,此地有一处山泉。他们饮下泉水,并将水壶放进去倾满。

不多时,不远处的山道上传来嘈杂的声响,二人听闻后赶紧找个灌木丛藏起来。

这些人很快来到山涧,拢共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一位中年男子被绑住双手,被他们押解至山泉旁边。

观此人容貌特征,可能为苗人。此时,他跪在地上,面首扑向泉水,喝了几口。

有个黑须男子走到苗人身旁,与其交谈几句,李顾看到他的面容时,顿时大吃一惊,此人竟是昨日清晨在秀山遇到的那名校尉。

李顾向小胡打了几个手势,意思是跟住这些人,既以观察他们去往何处,有何目的。

少倾,这些人原地休息一阵后,回到山道,继续朝着金顶方向前行。李顾与小胡则紧随在后。

山道曲折蜿蜒,羊肠般的路径,铺满着落叶,两边既有青草,亦有野花,还有许多灌木。

李白有诗曰: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虽然武陵山距离蜀地有一段距离,但是同属西南,亦是行路迢迢,二人已然体会蜀人的艰辛。

斑驳的石阶,遍地青苔,不时有横生的藤蔓挡住去路,小胡苦不堪言,“这伙人究竟还要走多久啊!”

李顾抬头望一下太阳,然后看着自己的影子,估摸着已经过去两个时辰,而且一直往北走,“看来还得继续跟着他们。”

小胡从包里拿出水壶,咕噜喝下几口,补充水分,“我们为什么要跟随这伙人?”

此时,前面的人停下脚步,坐到石阶上休息。李顾来到一棵青冈树旁,趴到树后,以免被发现。

小胡则蹲在灌木丛里,看着地上的李顾,低语道:“你还没有回答我刚才那个问题。”

“你还记得昨日清晨秀山县城里搜查苗人的官兵吗?那个校尉就是这伙人的首领。”李顾言道。

“原来是这样啊!”小胡惊讶道。

“这还不是重点,我之所以要跟住他,因为他们搜查到的那几个苗人无意中透露一个信息。”李顾言道。

“什么信息?我当时都没听到苗人说话。”小胡疑惑道。

“那时你已经不醒人事,自然不会注意那些苗人在暗处对话。我的眼睛虽然看不清人,但是耳朵还是很灵敏,我记得他们在谈话中提到‘梵山'这两个字。”

“他们应该说的是苗语,你听得懂吗?”小胡继续问道。

“他们说到‘梵山'这两个字时,使用汉字注音,而并非苗语。”李顾言道。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校尉为何来到梵山,难道与我们有同样的目的?”小胡言道。

“这正是我要弄明白的,所以先跟住这些人,探查他们的目的为何。”李顾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