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吴王濞列传

过了十几天,天子派中尉去召见晁错,说是要载他去东市逛逛。结果这晁错穿着朝服,就被拉到东市给斩了。然后天子就派袁盎去安抚吴楚七国,让他们按照袁盎的策略行事。袁盎一到吴国,发现吴楚的军队已经攻到了梁国的城下。宗正因为是吴王亲戚,就先入城去劝吴王投降。吴王一听袁盎来了,就知道他是来劝降的,笑着说:“我现在已经是东帝了,还需要拜谁?”说完,就把袁盎留在军中,想逼他当将领。袁盎当然不肯了,就让人把他围起来看管,还准备杀了他。结果袁盎趁着夜色逃了出来,一路跑到梁国的军队里,然后回京复命去了。

条侯周亚夫这哥们儿,那可是开着六辆豪华专车,一路风驰电掣赶到荥阳去集结军队。到了雒阳,他遇见了剧孟,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哎呀妈呀,这七国造反,我这一路颠簸过来,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我还以为那些诸侯早就把剧孟你给招安了呢,现在看来你还是稳稳当当的。有了你坐镇,我守着荥阳,东边那帮子造反的,我就完全不放在眼里了!”

到了淮阳,周亚夫又找到了他老爸绛侯的老朋友邓都尉,问他:“老哥,有啥好招儿没?”邓都尉可是个老江湖,他捋了捋胡子说:“这吴国的军队啊,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咱们硬碰硬可不是对手。但楚国的军队呢,就轻飘飘的,不能持久。依我看,咱们不如把军队拉到昌邑去,筑起高高的城墙,深挖战壕,让吴军去跟梁国死磕。咱们再派点轻装部队去截断他们的粮道,等他们粮尽人疲,咱们再一举拿下,必胜无疑啊!”周亚夫一听,眼睛一亮:“高!实在是高!”于是他就按照邓都尉的计策,在昌邑南边筑起了坚固的防线,还派了轻装部队去断了吴军的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吴王刚开始起兵的时候,他手下的大将军田禄伯可是个有想法的人。田禄伯说:“咱们这么大一支军队,就直挺挺地往西冲,没点儿出奇制胜的招儿,怎么能成功呢?我请求给我五万人马,我绕个道,从江淮那边上去,把淮南、长沙都收了,再进武关跟大王会师,这不也是个奇袭的好办法吗?”可是吴王那太子却是个胆小鬼,他劝吴王说:“咱们这造反的名头已经挂出去了,这些人怎么能信得过呢?万一他们反过来把咱们给卖了怎么办?再说,你这一分兵,谁知道会惹出啥乱子来,还是别折腾了。”吴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没答应田禄伯。

还有个叫桓将军的吴军少将,也给吴王出了个主意:“大王啊,咱们吴国的步兵擅长山地作战,而汉军的骑兵在平地上才厉害。咱们就别管那些城池了,直接往西冲,占了雒阳的武库,吃敖仓的粮食,靠着山河天险号令诸侯。就算咱们不进关,这天下也已经是咱们的了。要是大王您磨磨唧唧的,等汉军的骑兵一到,咱们可就完了。”吴王问了问那些老将,老将们都说:“这年轻人就是冲动,哪知道什么大局啊!”于是吴王也没听桓将军的。

吴王自己带着大军,还没过淮河呢,他那帮宾客就都封官拜将了,什么将军、校尉、候、司马的,唯独一个叫周丘的家伙没得到重用。这周丘啊,是下邳人,逃到吴国来混日子,整天酗酒无度,吴王刘濞看不起他,就没用他。可这周丘不甘心啊,他跑去见吴王说:“大王啊,我虽然没啥本事,但也不能就这么闲着啊。我不敢求您给我带兵,只求您给我一个汉节(汉朝使臣的凭证),我保证给您办点大事儿。”吴王一听,心想这家伙也没啥用,就给他一个汉节。周丘拿着汉节,连夜就跑到下邳去了。那时候下邳的人听说吴国反了,都吓得躲在城里不敢出来。周丘到了下邳的驿站,把驿站的官员叫来,一进门就让手下以罪名的名义把官员给砍了。然后他召集了下邳的豪杰官吏们说:“吴国的大军就要到了,他们一来,下邳城破就是一顿饭的功夫。现在你们要是投降,家里人都能保住,有能力的还能封侯呢!”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就都投降了。周丘一夜之间就拉起了三万人的队伍,他派人报告给吴王,然后就带着这支军队去攻打别的城池了。等他打到城阳的时候,已经有十多万兵马了,还打败了城阳的中尉军。后来听说吴王败走了,周丘觉得自己也没戏了,就带着军队回下邳去了。结果还没到家呢,背上就长了个大疮,一命呜呼了。

话说啊,二月里,吴王这老小子兵败如山倒,跑得比兔子还快。天子一看这情形,赶紧发了道诏书给将军们:“各位将军啊,听说过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咱高祖皇帝那会儿,建立了诸侯国,可那幽王、悼惠王连个后代都没留下。孝文皇帝心疼他们,就封了他们后代为王,让他们供奉祖宗的香火,做咱大汉的藩国。这可真是德高望重,比日月还光辉啊!可这吴王濞呢,偏偏不领情,忘恩负义,还招揽了一群亡命之徒,搞乱了天下的货币秩序,二十来年都装病不上朝。有关部门多次要弹劾他,孝文皇帝都宽宏大量放过他了,想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可这老小子呢,偏偏不知好歹,跟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他们一起造反,简直是无法无天!他们起兵作乱,危害咱大汉的江山社稷,杀了大臣和汉使,还逼迫老百姓,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现在他们又把宗庙给烧了,把御用物品给抢走了,朕心里那个痛啊!朕现在都穿着素服,避在正殿之外,各位将军啊,你们可得好好劝劝那些士大夫们,让他们奋勇杀敌啊!杀敌有功的,杀得越多赏得越多,抓到俘虏的,只要官职比三百石以上的,都给我杀了,别留情!谁要是敢议论这诏书或者不听从诏令的,一律斩首示众!”

一开始啊,吴王这老小子过了淮河,跟楚王遂在棘壁打了个胜仗,然后就乘胜追击,锐不可当。梁孝王一看这阵势,吓得赶紧派了六个将军去阻击吴王,结果又败了两将,士兵们都跑回了梁国。梁孝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次派人去求条侯周亚夫出兵相救,可周亚夫就是不肯。梁孝王又派人去天子那里告状,说周亚夫不救他。天子就派人去告诉周亚夫,让他赶紧去救梁国,可周亚夫还是按兵不动。梁孝王一看没办法,只好自己想办法了,他派了韩安国和楚国的张羽为将军,这才稍微抵挡住了吴军的攻势。吴军想往西打,可梁国的防守太坚固了,他们不敢往西,只好跑去周亚夫的军营,在下邑会合。吴军想跟周亚夫决战,可周亚夫就是坚守不出。吴军的粮食吃完了,士兵们饿得受不了,多次挑战周亚夫,结果周亚夫来了个夜袭,从东南方向攻入吴军营地,把吴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周亚夫让士兵们防备西北方向,结果吴军果然从西北方向逃跑了。吴军大败,士兵们饿得要死,纷纷逃亡。吴王一看大势已去,就带着几千个壮士趁着夜色跑了,过了江跑到了丹徒,投靠了东越国。东越国有一万多人,就派人去收集吴军的残兵败将。汉朝派人去诱惑东越国,东越国就骗吴王出来劳军,然后派人杀了吴王,把他的头割下来,快马加鞭地送到天子那里去报功。吴王的两个儿子子华和子驹则逃到了闽越国。吴王这老小子一逃,他的军队就溃散了,大部分人都投降了太尉周亚夫和梁军。楚王戊的军队也败了,他自杀身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说啊,那三位王爷围攻临淄(齐国的都城)的时候,跟打桩机一样,硬是锤了三个月都没能锤下来。这时候汉兵终于赶到,胶西、胶东、菑川王一看形势不对,纷纷带着手下跑了。胶西王更是夸张,直接光着膀子,赤着脚,坐在席上,喝着水,跟太后谢罪。他儿子王太子德见状,赶紧劝他:“爸啊,汉兵现在离得远,我看他们都快累趴了,咱们可以趁机偷袭啊!要不咱们收集残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实在不行再逃到海里去,也不迟啊!”胶西王摇摇头说:“儿子啊,你看看我这帮弟兄们,都累成狗了,哪还有力气打啊。”不听劝告。

这时候汉将弓高侯穨当给胶西王写了一封信:“奉天子之命,来诛杀你们这些不义之徒。投降的话,就赦免你们的罪行,恢复你们的地位;不投降的话,就灭了你们。”胶西王一看这信,吓得赶紧光着膀子去汉军营地磕头认罪:“我卬啊,没好好遵守法律,害得百姓受苦,还劳烦将军您大老远跑到我这穷乡僻壤来。我知道我罪该万死,您就把我剁成肉酱吧。”弓高侯一看他这怂样,就拿着金鼓去见他:“王爷啊,您这军事行动也挺辛苦的,说说您发兵的情况呗。”胶西王跪在地上,膝盖都快磨破了,才哆哆嗦嗦地说:“其实啊,晁错这老小子在天子那里得势,改了我们高祖皇帝的法令,还抢了我们诸侯的地盘。我们觉得这不公平啊,怕他搞乱天下,就联合了七个国家一起发兵,想杀了晁错。现在听说晁错已经被杀了,我们就想停战,各自回家。”将军一听这话,冷笑一声:“王爷啊,您要是觉得晁错不好,怎么不早点跟天子说啊?没有天子的诏书和虎符,您就擅自发兵打别的国家。您这行为,明显不是为了杀晁错吧。”说着就拿出了诏书给胶西王读了一遍。读完后,将军冷冷地说:“王爷啊,您自己看着办吧。”胶西王一听这话,知道自己没活路了,就说:“我卬啊,就算死了也是罪有应得。”说完就自杀了。太后和太子也都跟着死了。胶东、菑川、济南王也都死了,他们的国家都被汉朝吞并了。

郦将军围攻赵国十个月才攻下来,赵王也自杀了。济北王因为是被胁迫的,所以没被杀,只是被贬到了菑川。

一开始啊,是吴王先反的,他带着楚国的军队,还联合了齐国和赵国。正月起兵,三月就被灭了,就赵国拖得久一点。后来汉朝又把元王的小儿子平陆侯礼封为楚王,让他继承元王的王位。还把汝南王非封到了吴国的地盘上,让他当江都王。

太史公说啊:“吴王的王位啊,是他老爸打下来的。他能减少赋税,让他的百姓都能享受山海之利。但这叛逆的苗头啊,是从他儿子那冒出来的。他们为了争夺权力而发动叛乱,最后连自己的老本都赔进去了;还跟越国人勾结,最后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晁错这老小子为国家考虑得挺长远的,结果祸事反而降临到自己头上了。袁盎这哥们儿一开始还挺受天子宠爱的,后来却遭到了羞辱。所以啊,古人说诸侯的地盘不能超过百里,山海之地也不能用来封赏诸侯。还有那句‘不要跟外族亲近,以免疏远了自己的亲人’,大概就是说吴王这种人的吧?还有那句‘不要成为叛乱的领头人,否则会遭到报应’,是不是说的就是袁盎和晁错这俩倒霉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