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第三个命令吧,呵呵,赵平凡的这个会,实质上就是让大家开始抓业绩!
这时,孙谷兰再次开口道:
“要是底下员工真的不行,你们也不用一个劲儿的照顾,照顾到什么时候是头儿啊,扶上马,送一程就行了,不然他们迟早是累赘!”
孙谷兰说完,赵平凡并未说什么,看来,他是在默许了,这个细节,被众人敏锐的抓住了。
哈哈,好家伙,拿方占波的事儿说事儿,到头来不还是要清理整顿员工队伍嘛!
优胜劣汰这话他们是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是相当明显了,当初要搞人海战术,让大家拼命的招人,呵呵,现在好了,有的人保不住了,现在又来这一套,弃之如敝履啊这是!
优胜劣汰,固然没错,但那得看是什么情况。
在证券公司淘汰最多的,一定是营销岗位员工,因为他们的业绩考核是最严格的。
每个月都有业绩指标,基本上是三个月一考核,平均下来,要是没有达到,那么就可以做末尾淘汰处理,这是绝大多数证券公司的业绩考核标准。
从营业部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人力成本是证券公司最大的成本,一名员工要是经常业绩不达标,那么,给他开出来的底薪都是成本,他所创造出来的客户佣金或者是他名下客户所给证券公司带来的利润还不足以达到他的工资底薪,那么,就可以判断,这名员工是负资产员工,长时间来看,就是赔钱货,证券公司当然不要。
但是,不要忘了另外的一个问题,这名员工在之前是通过考核的,也就是说他给公司带来的收入是大于他的个人收入的,这样是可以的,但因为行情等原因导致,他有几个月的收入小于他的底薪,那么按照末尾淘汰的规则,他就要被淘汰,这岂不是抹杀了他之前的业绩?!
还有的就是,一旦这名员工被淘汰后,他的客户基本上是存在于证券公司的,没有了客户经理的客户,就被营业部收回,成为公司的客户,即便是产生一分钱的收入,对于证券公司来说都是正收益,可以说证券公司都是不亏的,亏了的只有被淘汰的营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