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升迁之喜

“五日前,应少师来到臣的住所向臣询问剿匪当晚的事情,应少师离开后的当晚臣收到了家母的信。”

柳如是:“家母信中说有贼人入宅让臣回去查看,臣连夜赶回家中发现那伙贼人已服毒自尽。这是臣在贼人身上所发现的印记,请陛下过目。”

柳如是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成四方的信纸,双手举过头顶,恭敬递了上去。

李公公连忙弓着身子,将柳如是手中的信纸展开,让昌平帝看了一眼随后收了起来。

这印记,旁人或许不清楚,但昌平帝可谓是非常的清楚。当年京中大乱的时候,他无意间在慎亲王身边死士的身上见过这样的印记。

“这些人进到臣的老宅中不抢夺财物,他们目的很明确,是想将家母带走。所幸家母也有些保命功夫,这才没让他们得逞。”

“求陛下为臣做主!”柳如是执拗的不肯起身,好像这样做皇帝才能答应一般。

柳如是说应少师前几日就来问过他剿匪的事情,他当时已经如实回答过。应是与方才证词一致,他没有见过沈怀玉。

可当晚,柳如是居住在老宅的母亲便差点被贼人绑走。结合如今应少师让柳如是指认沈怀玉,很难不让人猜想是应少师用家人威胁。

万幸柳如是的母亲有自保的能力,才没有让应少师的计划得逞。否则,沈怀玉百口莫辩。

死士只有被活捉的时候才会咬破藏在后牙中的毒药,服毒自尽。柳如是的母亲能在死士的手中逃脱不说,还能将死士活捉,怕不单单只是保命功夫吧。

事态一时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应是杀人凶手的沈怀玉变成了受害者。死了儿子的应少师成为了蓄意构害他人之人。

这可真是应了之前昌平帝的询问:你要明白,诬陷他人的后果是什么。

——若臣冤枉了他们,臣任凭处置。

应少师还在挣扎,“陛下,臣是先前询问过柳探花,但臣没有派人威胁过他的家人,是他们合谋策划了这场戏。”

“柳探花先前告诉臣,他在黑虎寨中的确见过郡主。臣怕他认错,又将郡主的画像拿与他看。是有他明确的答案,臣今日才会控诉郡主杀害我儿。”

应少师将头贴在地板上,不留一丝缝隙,“求陛下明鉴!”

“臣女本就是跟随兄长外出散心,没想到因此又招来了这些闲事还因此连累了无辜之人,求陛下为臣女做主!”沈怀玉适当出声,想借此分散皇帝的思考。

她非常清楚的知道,柳如是是在做伪证。或许当初应少师找见他的时候,他实话实话表明见过她,如果不是有人想以母亲来威胁他的话,他不会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