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包括关陇世家那群人,提刀上阵都不会含糊,可…文名这种事,他们有自知之明,也不能说多差,可放眼整个朝堂,撑死说是中人之姿。
和大唐优秀的诗人都没法比。
就更不要说和这六首词相比了。
真要写文章、写诗词还嘴回去,估计就成了笑柄。
“现在最要紧的,是立储的事。”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正阳公都是小事,只要你不去招惹他,他也不会反击。”
“那倒卖军械的事,之前也的确是你们做得太过了一些。”
李道宗一顿,低下头,在长孙无忌的视线死角范围里,撇了撇嘴。
瞧瞧…
这话说的。
弄得好像倒卖军械这件事,长孙家就能撇得干干净净,弄得…赚来的那相当于几百万贯铜钱的物资,长孙家没拿去大头一样。
“立储的事,你们可曾想出什么主意?”长孙无忌瞥了他一眼,开口问道。
李道宗抬起头,面色有些难看:“这…有些不太顺畅。”
“晋王殿下入了秀才科,一时之间,朝堂上支持晋王殿下的人陡然多了起来。”
说到这,李道宗顿了一下,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而且…因为晋王殿下的出身,这…同福学社的人,都是支持他的。”
“我们曾劝来不少学社的人,可…现在全都倒戈向了晋王。”
“那个叫李义府的,在其中献了不少气力。”
现在朝堂局势,泾渭分明得很。
除去关陇世家的人,其他世家门阀,都闭上了自己的嘴,不敢在这件事上发言,剩下的这些官员里。
五品以上的,几乎全都支持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