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回内地落实投资

这五个工厂分别是服装厂、鞋厂、电子元件厂、摩托车厂和一个方便食品厂。

其中的服装厂很简单,福星市有两个国有毛纺厂,原材料和熟练工人都不短缺,最主要的是那志明清楚的记得,应该是从八四年开始,一纺和二纺这两个国有企业就开始走下坡路,每年开工的时间不少,可是收入却是总在减少。

不管是收入还是别的机会,在内地的管理模式下,大家都没有什么工作积极性。

这是因为大家都在统购统销的机制中僵化了思维,对于市场逐渐放开的经济模式不适应,管理人员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本就没有。

而同时期的南方地区的同类型企业,则因为危机意识强烈,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比较及时,应对灵活,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占领了市场。

那志明此时瞄准的市场目标却不是同类型的竞争企业,他要接国际大品牌的代工订单。

此时的国际大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开始把生产的环节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那志明命令王粤芙一边在这边投资建厂,一边与需求方谈代工合作。

这个趋势会持续到千禧年来临,到那时再考虑自己发展出一个或是几个品牌来。

电子元件厂就有意思了,那志明记得原先就是这个牛涛在任期引进的合资项目,是由原来福星市晶体管厂与香江某个小私人作坊合作建成的。

当时这个香江人冒充一个大公司老板来到福星市骗吃骗喝,没想到这边竟将他当成了财神爷,赶鸭子上架谈成了这个合资项目。

至于最后到底谁出的资,那志明当年也没听说,不过却知道这个小老板就此发了家,后来的生意做到全国,乃至东南亚。

现在那志明却不是以那厮的路数,而是认真的跟福星市谈合作,他要开创一个时代。

投资鞋厂很简单,业务分为两块,皮鞋这块暂时就是挖老师傅,做纯手工的。

这个那志明已经和王粤芙商量好了,在香江那边注册了一个鞋业公司,前几年就只做私人订制,口号就是鞋中的劳斯莱斯。

这块业务现时段不会挣钱,那志明也没指着它挣钱,但是在那志明的规划中将来的用处绝对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