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别动,劫色。”

月渡春宵 皎皎 1124 字 13天前

就算不能百分百押中题,至少也能掌握几位阅卷官喜好什么样的文章,做到心里有数。

孟玉宣翻开一页看了会儿,霎时眼前一亮,激动道:“这文集你是从何处买来的?”

里面不仅收录了几位阅卷官文章,还有其他优秀举子所作文章。

并且将两者文章进行对比,将其中的优缺点都指了出来,还提出了如何写才不至于让文章显得空泛又能将文章中的观点提炼出来,施行在治国上。

科举考试不是要举子用华丽的词藻写长篇无用论文章,而是针对时弊,写出自己见解与解决办法,并且办法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要有实操性。

沈宁买的文集可谓将所有举子在写文章时会犯的通病和错误都指了出来,还给予了范例改正,比市面上各大书斋卖的那些书实用性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只粗略看了几页,他便有些爱不释手。

沈宁看出这些书对他确实有用,语调平和道:“托人买的。”不忘提醒他:“你自己收着看就好,千万别外传,也别说是我给你的。”

孟玉宣已经迫不及待想带回去看了,满口应下:“这是自然。”

这种东西一旦传出去,指不定就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引来麻烦,他没那么蠢。

和他又聊了会儿,沈宁便告辞离开。

回到墨香斋半盏茶功夫,卫随才拎着松仁糕和荷花酥回来。

沈宁挑眉看了他一眼,接过糕点问:“这个时辰你家大人应该散署了吧?”

卫随挠挠头,露出两排洁白牙齿:“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

沈宁拢眉:“什么叫应该是?”

他答道:“要是临时遇上命案,散署后大人还会留在大理寺查案,所以我也不能确定。”

也是。

抬头看了眼天色,太阳还没下山,她逛会儿再去找谢砚卿。

临到暮色四合,沈宁逛够后去了谢府。

即便她戴着帷帽,但有卫随和夏知跟着,加上谢砚卿先前打过招呼,门房一下就认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