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一日管三顿饭。每天工钱十文。昨天刚好是三年之约,心里早盼着这天了。一大早,小五便去刘大户家讨要钱财。可这刘大户非但给钱,还把他赶了出来。
小五的家人上前理论,刘大户就是死不讲理,不认账。小五的父母只是平民老百姓,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可小五却咽不下这口气。爹爹等着这钱去买药救命了。今天一大早,一个人又去找那刘大户。
那刘大户连门也不开。小五无可奈何。回来的路上,越想越气不过,便坐在大树下哭了起来。
小主,
听了这事情的因果,柴进更心疼起这个七,八的孩童。如此有孝心孩子,偏偏这刘大户也做出来这样的事。
“啍,这刘大户一家人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平日里扣点也就算了,连你这么小的孩子都要骗,真不是个东西。”小玉在一旁咬牙切齿地骂道。
“是啊,这么小。他都忍心骗,良心真是让狗给吃了!”连平时不骂人的小竹,此时也是满脸的怒容,附和着小玉的话骂道。
柴进想了想,追问道“你既给刘大户放牛,当时可留下了什么凭证?”
听了柴进的话,小五点点头说道“当然是有凭证的,我们还签了契约。对了,还有县里的王秀才也在场。”
哽咽了两句,又接着说道“可是刘大户非说什么都没有。我也说不过他。”
“这契约,你可带在身上。”柴进一听,这问题的关键恐怕就在这张契约,当下又追问道。
“哦,还在,还在。我一直把它放在身上。”说完,伸手去掏衣服里面的口袋,取出一张发黄的纸张。
柴进心中大喜,接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大致所写,与小五讲的是一模一样。但有一句话确是不一样,也是最重要的一句,写的仍是:
小五自愿到刘家放牛。每日三餐以外,只取一文钱。上面都按着小五和刘大户的手印。
“哼,这王秀才明显早和刘大户串通一气。”
柴进看着纸上写着的一文钱,心里冷笑了一番。既然你能做出这样的事,那也别怪我不客气了。
吩咐小玉先带小五下去休息。又告诉小五,下午自己就去刘大户家里,给他讨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