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意在多邦城留下了一个秘密武器。

在他看来这个秘密武器,是大明军队无解的。

“殿下,只要攻下这多邦城,我们就可以顺江而下,直取安南的东都。”

左参将李彬看着江对岸的多邦城,神色轻松地说道。

“胡一元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公然反抗大明。”

“只要拿下东都,我们基本占领了安南的半壁江山。”

“用不了半个月,就可打到胡一元的老巢清化了。”

右参将陈旭笑道。

“殿下,明日我们就攻城吧。”

左参将李彬抱拳向朱高煦请求道。

“殿下,如今我们三十万大军聚集于此,这小小的多邦城,要不了一天就能攻下。”

右参将陈旭也劝说起朱高煦。

他们都觉得安南国军队不堪一击,想要速战速决,早日班师回朝。

“急什么急?”

“李景隆当年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城,老大仅仅用了两三万人就顶住了。”

“这多邦城的情况我们都还没摸清楚,怎么能贸然攻城?”

“先让将士们安营扎寨,休整一下。”

“攻城之事,我们从长计议。”

朱高煦把他们两个训斥了一顿后,便带着自己的亲卫回中军大营了。

“殿下这是怎么了?”

“这不像他的性格呀?”

陈旭和李彬对视了一眼,都感觉很奇怪。

他们也是靖难里出来的,跟随过朱高煦作战。

他们印象里的朱高煦天不怕地不怕,遇到事情就是干,从来没有从长计议这一说。

他们还曾经开玩笑说,如果不是燕王拦着,朱高煦带着他那几百个亲兵敢直接攻打京城。

可现在面对这么一座小小的多邦城,朱高煦居然要从长计议,这让他们很不解。

他们殊不知,朱高煦回营之后,立刻拿出了朱允炆给他准备的锦囊妙计。

因为出发之前,朱允炆嘱咐过他,到了多邦城就可以打开第一个锦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