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墨黑(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当又一枚携带着反物质的弹头穿过大气防御系统,在我当时的家乡爆炸的时候,我失去了我曾拥有的一切,”墨黑少有的停顿了一下,“只有我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

墨黑平淡的语气就好像自己再说一段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生。

“在花光了所有的赔偿后,我自己违反禁令登上了一艘前往冥王星避难的小型的飞船。”

并不是所有的人类都希望打仗,尤其是新人类。在一百多年的战争里,新人类曾不止一次的向旧人类表示愿意自己退出到小行星带里,并且保证在获得星际航行的能力后离开太阳系,但掌握了好几颗行星采矿平台和唯一一个建在太阳旁的反物质开采站的旧人类并不同意新人类的让步。

墨黑没有过多地谈及那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前往冥王星避难的过程中,我第一次看到如此深遂自然而且广袤无垠的黑暗。”

“呃,你在火星上就没有见过黑夜吗?”

战争时期,绝大部分科技都是为这一最高形式的矛盾服务的,在重力场理论完善七年后的战争里,旧人类首先就将引力场扭曲运用到了运载反物质的导弹上。相较于普通核弹,那时候产量不高的反物质很大程度被运用在飞船的供能上。

在宇宙空间尺度上的战场上,速度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而在不断地战争和谈判后,生存空间被压缩到火星上的新人类以一座行星作为堡垒,在那个火星还没有被复合体移到宜居带内和环境改造的时候,新人类就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和像一群黑色蝗虫一样的舰队对抗。

施加了引力扭曲装置的反物质弹头几乎可以躲避任何雷达装置,而火星上少的可怜的引力波探测仪大都被用来探测旧人类主力部队的动向——那时候人类的产能还不足以给每一艘飞船都装上屏蔽装置。

为了对抗袭来的弹头,新人类选择了最为简单粗暴的办法。

无数面反射镜被布置在太空和大气层的边缘,地面上立起来的灯塔将光线照向天空,每一缕光线都在不断地反射中一次次扫过火星的整个外围,以此来观察到引力场装置启动时带来的细微的扭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