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那些一贫如洗的人认同权贵阶级的价值观
——于懐阳
苏州的园林底层的逻辑在于中国人的家天下哲学,一家一天下,有山有水、有竹有石、有亭有阁、推窗见景、皱瘦透漏。半边雅阁半边亭。徜徉于古代与现在的价值当中,家天下从来都是一个主命题。
所以音乐必然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才可称之为经典。经典的东西从来不是三年五年可以看到的,只有经过二十几年的沉淀后留下的,方可成为经典。
如果只是机械地背诵古人的经典诗词,谈不上继承,只是重复,更加没有创新了。
前一阵子有人给我发了一段爱情诗词,让我评价一下,都是情啊爱啊,整篇都是。我不免莞尔。一眼就知道这不是人写的,或者是极其业余的人写的。我断定是AI写的。果然。
所以即使AI可以记录无数篇莎士比亚和唐宋的诗篇,写出来的东西依然是初级的。
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理:创造力。所有的学习、实践、理解力、分析力、逻辑都是为了创造力。没有创新没有人类。
音乐的判断尤为如此。不断新奇的音乐占领了西方的舞台。但是东方的文明在于内容的创新而不在于形式。程式化的表演内含不同的年代故事,同样的西皮流水,讲述不同的爱恨情仇。甚至一个角色,需要不同的唱腔来表现。比如四大名旦同唱《四五花洞》。这才是极致的东方美学。
上海的馒头是甜的,以前不知道,去了尝了才知道。和一大桌上海的朋友们出去吃饭,说:来一大瓶酒,上来才知道就是一瓶500ML的啤酒。哦,这样的一大瓶酒,我们通常一个人喝7瓶。
上海是精致的,外滩的渡口,我和友人在苏州河渡轮甲板上游河。写过一首蓝色圣诞:
蓝色圣诞冰冷的路灯街头闪躲看不清的面孔擦肩而过等待明天清晨的礼物平安夜耳鬓厮磨孤独的舞台杯光闪烁数不清的问候洞若观火站开今天踉跄的舞步转过身陷入沉默美丽的一天突然中断的誓言我想我没有忘记那一天温暖的船舷瞬间划过的缠绵我想我只能回忆那一年蓝色的河沿词曲:于怀阳
温暖的船舷,瞬间画过的缠绵,我想我只能回忆那一年,蓝色的2000年,上海外滩蓝色的河沿。
可悲的是那些一贫如洗的人认同权贵阶级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