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铸造根基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468 字 17天前

陆大古的精神又舒缓了些,问她:

“最近这段时间这边没出什么问题吧?”

军事情报是会直接送到他手里的,他问的是行政,巡游出发前他留了份安排表,他想知道,这段时间的事务和他预想的是否有偏差。

“没有,风平浪静。”

她在他身边拿着茶杯坐下来。

朝堂上也好,民间也好,都很安稳。

“那还不错。”

他笑了笑:“这说明他们都在位置上安分做事,最起码职权范围内的事都做了,合起来也没出岔子。”

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到六部,从郡守郡丞,到亭长里正,连同最核心的大古本人在内,整个国家的权利系统已经被划设为九级,每级门槛是不同的学术等级,这里就要涉及到先前所说的【科举】,参考后世的成熟经验,童生、进士、秀才、举人。

现在国家初立,很多官职的人选只能将就,往后要逐步走向正规。

然后科举考试的内容,自然是陆大古希望人们去学习的。

无论是否在汉国公学里学习,唯有了解他推行的知识体系,并通过考试,才能在汉国为官。

他希望,以后的炎华大地上,文理不分家。

“知识就是知识。”

两人并肩坐在一起,各捧一杯茶。

大古抿了口茶水,轻声说:

“我们已经证明了技术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要让人们进一步明确,去相信,文、理,只不过是知识的不同学科罢了,相互间没有什么贵贱。”

“一个写得出好文章的人不妨对动物养殖了如指掌。”

“拿扳手的人也不妨诵得几首自创的好诗。”

“为什么非要人为划设界限呢?”

“科举的意义就在于此。”

对他来说,是推动知识传播,催化文化,诱使人们自发地学习,对民众来说,是打开了晋升渠道,当制度成为惯例,就可以持续运行,人们觉得这有益,就会自发地维护它,形成“知识很重要”的本能。

“这,也就构成了我们需要的利益团体。”

“理想总是会钝化的,我们可以以祂为准绳,却万不可过于依赖祂。”

“唯有利益是长久的。”

“纵观人类历史,无不充斥着强权与暴力。”

“更证明了这一点。”

大古吹了吹茶水,又抿了口:

“我们需要依附我们,为我们所用的利益团体。”

“当我们走后,这个利益团体又可以为下一代统治者所用。”

“奴隶制时代、封建制时代的时候,贵族受益了,所以贵族自发地尽力维护奴隶制和封建制,所以我们在石器时代培养贵族;大一统帝国时代的现在,知识分子构成文官体系,知识分子受益了,所以他们维护文官体系,间接维护大一统帝国,所以我们培养知识分子和文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