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放回原位。
载着竹简的拖车行进起来。
五百多名士卒护送着三十几俩马车的车队,竹简在车上堆成一座座麻布盖上的小山,陆大古目送这长长的车队上路。
它们都将被转译为汉字,作为文化基石的一部分留存。
将来,大古打算为本历史线的“战国七雄”分别修史,然后将七国以前的夏商周整理出完整脉络,再从“定于一”的新篇开始,书写汉国的历史,连同诸子百家的典籍一起,为后世多留些文化遗产。
竹简车队后面是粮食车队。
赵国国库里留存的粮食,加上赵国贵族豪强们的存粮为数不少。
以至道路因运粮车队显得有些拥挤,车也有些装不下。
陆大古指挥调度车队的同时,扛起一袋粟。
“大王?!”见到他扛粟的车队千人长惊慌地帮他扶米袋,“您是统领我们的人,怎么能做这样微末的小事呢?”
“我从农民开始,乡民拥护我,我才能走到今天,饥民还在等待我们,我怎么能忘记根本呢?”大古冷硬地板起脸,拿出王者的威严命令道,“立刻前进,耽误了时辰,饿死一个饥民,拿你是问!”
“诺!”
喜和怒跟在后面,见怪不怪的样子,听令和他分散开,到别的区域去执行发粮任务。
很快地,因民众四处躲藏显得冷清的街道上多了几分生气。
汉卒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是否有人。
大多人家害怕得闭门不出,零星几个开门的,也多是老头老太太,既恐慌又警惕从门缝里向外探视。
待汉卒温和地笑着说:“老乡,发粟米了,快把你们家的容器拿出来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才半信半疑地敞开屋门。
接着老人们颤巍巍地捧来陶罐,汉卒敞开米袋给他们的陶罐里倒上了米,他们终于喜笑颜开。
汉卒再请这些老人帮忙向那些不敢出来的人家喊门。
“出来吧,出来吧,有人给我们粟米!”“都出来吧,他们不会害我们!”
越来越多人这才战战兢兢地走出来。
等真切地从陆大古率领的部曲手里收到分发的粟米,人们终于对他们多了些信任,大人惊诧又好奇地从不远处观望,小孩或躲在大人后面,或悄悄在院墙之类较近的地方观察,看着他们挨家挨户分发粮食,把路边摊贩散落、丢下的货物架子扶起来、货物整理好放回原处,清扫路面的血迹和垃圾,一时间,街道变得焕然一新。
偶尔还有人向赵民宣告贵族、墨吏某某某犯了什么事,被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