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的厂区,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更是实行二十四小时运转制度,三班工人倒着干,人休机器不能休。
松江府的生产,让朱元璋等人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撼。
用热火朝天已经不足以形容,可以说是疯狂。
因为生产出来的布,就是银子,就是利益,利令智昏,利益永远都是令人疯狂的。
参观完纺纱厂和织布厂后,朱元璋问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今年松江特区的收成大概多少?”
“前不久刚统计出来,给户部报上去的数据是一千三百多万两。”
听了刘基的回答,朱元璋错愕的张大了嘴巴。
“这么多?”
朱元璋已经有预感会不少,毕竟去年正是因为松江特区的几百万两弥补了朝廷国库的一部分亏空,今年应该会更多。
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要知道,大明朝廷一年的税收合并其他收入不过才两千多万两,现在松江一个特区就占了一半。
这如何不骇人听闻?
难怪就连扬州城的劳动力都被这边吸收了,扬州城就算再繁华,拿什么和松江特区比?
就是京师也不行。
一个地区就占了一个国家一半的收入,这放眼历朝历代也都是绝无仅有的。
事实上,自从打开海外市场后,松江特区的棉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进口棉花,生产成为布料,再销售到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周边各大大小小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