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为人当以孝为先,定省须教效圣贤。
一念不差方合义,寸心无愧可通天。
路通还道非侥幸,神授天书岂偶然。
遇宿逢高先降谶,宋江元是大罗仙。
~~~~
做人应当把孝顺放在首位,早晚问候父母应当效仿圣贤。
每一个念头都没有差错才符合道义,每一寸内心都没有愧疚就可以上达于天。
路途通顺返回并非是侥幸,神仙授予天书岂能是偶然。
遇到安歇之处和位高之人先降下预兆,宋江原本是天上的大罗神仙。
话说当时宋江在宴会上对众好汉说:
“我宋江自从被救上山以来,这些日子一直和大家一起喝酒吃饭,过得非常快乐。”
“但我不知道我父亲在家里的情况如何。”
“现在江州那边已经把我们的情况上报到京城,肯定会传到济州,然后郓城县就会追捕我的家人,甚至可能抓捕我父亲。”
“这件事恐怕会让我父亲受到惊吓,甚至危及他的性命。”
“我心里想着:‘可怜的父母,生我养我,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我想报答他们的恩情,可是天高地远,恩情难报。’”
“因为父亲的养育之恩难以报答,我决定暂时离开山寨,回老家去接我父亲上山,早晚照顾他,尽我的孝心,也了却我的牵挂。”
“不知道各位兄弟是否同意?”
晁盖说:
“贤弟,这是人伦大事,孝敬父母、养老送终是为人子女的责任。”
“我们怎么能只顾自己享乐,却让家里的老父亲受苦呢?”
“我当然支持你。”
“只是最近兄弟们都很辛苦,山寨里的人马也还没完全安定下来。”
“不如再等两天,我们点一些山寨的人马,一起去接你父亲。”
宋江说:
“大哥,再等几天也没关系。”
“但我担心江州那边的公文已经传到济州,开始追捕我的家人,这件事不能拖延。”
“而且也不需要带太多人去,我一个人悄悄回去,和我弟弟宋清一起接我父亲,连夜把他带上山来。”
“这样乡里人不会察觉,神不知鬼不觉。”
“如果带太多人去,反而会惊动乡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晁盖说:
“贤弟,路上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没人能救你。”
宋江回答:
“为了父亲,就算死我也无怨无悔。”
当天大家苦苦挽留,但宋江坚持要走。
他戴上毡笠,拿了一根短棒,腰间别了把刀,就下山去了。
众头领送他到金沙滩,然后各自回去了。
且说宋江过了渡口,来到朱贵的酒店上岸,然后走大路直奔郓城县。
一路上,他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晚上找地方住下,天亮继续赶路。
有一天,他赶到宋家村时已经晚了,来不及进村,只好先找了个客店住下。
第二天一早,他加紧赶路,到了宋家村时天还没亮,于是躲在林子里,等到天黑才悄悄来到庄上,敲了后门。
庄里的人听到敲门声,宋清出来开门,见到哥哥,大吃一惊,急忙说:
“哥哥,你怎么回来了?”
宋江说:
“我特地回来接父亲和你。”
宋清说:
“哥哥,你在江州做的事,现在这里都知道了。”
“县里派了两个赵都头,每天来盯着我们,我们根本没法动弹。”
“只等江州的公文一到,就要抓我们父子俩,关进牢里,等着抓你。”
“白天晚上都有一两百个士兵巡逻。”
“你不能耽搁,赶快回梁山泊请众头领来救父亲和兄弟。”
宋江听了,吓得一身冷汗,不敢进门,转身就走,直奔梁山泊。
这天晚上月色朦胧,路也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