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淡淡地说

既知,必有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感悟如同一道闪电,将苏墨稍显拘泥于道教武道理念劈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眼前,是全新的天地。

在苏墨看来,仅仅是得到王阳明这样的感悟,就比得到“天剑传承”、“绝剑之心”更为珍贵。

一求武道超脱,一求天地真理。

格局上,无法比较。

试炼者:苏墨

试炼位面:日月光照,天魔九州

化身者:王阳明

生命能量:

实力等级:四星·天人·武道侧

天赋:天武道心(玄阶)、心外无理(黄阶,可升级)

天命任务:圣贤之道(完成度30%)

积分:9765

评价:人人都可成为尧舜,不必人人都成圣贤!

****

心外无理:儒家之人不迷惑!大千世界,人间百态,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都不乱本心。

“圣贤之道虽然没有明确解释,但应是知行合一和儒家‘三不朽’之道。”

“现在,王阳明创立心学,符合立言之道,剩下的是立德和立功。”

“现在圣贤之道完成度达到30%,触发黄阶奖励。”

“估计完成度达到100%后,这个天赋会进化为地阶。”

“嗯?还有九千多分的初始积分,应该是考虑了王阳明的官位和心学影响。”

苏墨心里一动,立刻明白了。

内心完整,无需向外寻求!

王阳明自始至终清楚自己的圣贤之路,从未有过困惑。

“立德、立功、立言”源自《左传》:“最高境界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创立言论,即使时间长久也不会废弃,这就是所说的不朽。”

唐代的孔颖达对这三不朽做了阐释:

立德是指创立制度,惠泽大众。

立功是拯救危难,对时代有所贡献。

立言是指言辞精要,道理充足足以流传。

换言之,立德是道德品质,立功是功绩业绩,立言是着书立说,流传后世。

立德最难,不仅要个人品行端正,还要建立一代典章,开创风气,为千秋万世制定道德法规。

达到立功的标准,基本就算历代文人的楷模了。

为国家,为人民,扶持社稷!

同样的,这三者都是王阳明一生追求,生死无悔的。

苏墨想到王阳明之后的经历,心中豁然开朗。

成为王阳明是因, 在这个世界立德、立功、立言,成就圣人,弘扬心学传统,就是果!

“既然这个世界存在,我的决心也是真实的!三拜之后,不负这片江山!”

苏墨心意通透,走到铜镜前,认认真真地对着镜中的自己行了三个长揖,走出房间。

拜王阳明,也是拜自己!

****

“大人,那些贼人招供了,惟乾让您到后院去。”

门外,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看到苏墨出门,年轻人连忙行礼,恭敬地说。

“文蔚,你以后称呼我为先生就好。”

苏墨目光一闪,微笑道。

从王阳明的记忆中了解到,这年轻人名叫聂豹,字文蔚。

王阳明在赣南任巡抚时,常常讲学论道,播撒心学的种子。

这年轻人虽然没有正式拜王阳明为师,但对他极为敬仰,常来帮忙。

这种人,王阳明见过不少,并未特别留意。

反正,他开大课也不收钱,想听就听,想学就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