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一穷二白的大汉和人才的匮乏

徐凡当然知道鸟粪石的威力了,历史上为了鸟粪石还发生了多次战争。

高炉可是这个时代手工业的皇冠,属于技术密集型,人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

其实和徐帆想的不一样,这个时代的金融系统还是很发达的,最出名的就是周天子当年为了对抗大秦,借了一笔高利贷,后面还不上了。只能自己躲在高台上,留下了一个债台高筑的成语。

徐凡道:“伯母客气了,石头也给我们汉军立下了大功,要不是他想要为您养老,我肯定不会放这样的功臣退伍。”

老兵回道:“有汉王的赏赐,我们修了新房,娶了婆娘,又分了田地,哪里还有不好的日子。”

“陈()

胜!”

他拿着一份书信道:“农家宗师许丰来信道,用了鸟粪石的崧,韭菜,萝卜产能都提升一倍以上,许宗师说,鸟粪石是这天下最好的肥料之一,要是在全大汉推广,可以提升一倍的粮食产能。”

像这样全村都种植冬小麦的情况,徐凡还是第一次看到。

“这里的冬小麦怎么会如此多?”

后面秦泊严格了吸收墨者的流程,只有做了一年以上工匠,且认同墨家理念的人才能成为墨者,只是这样一来,墨家弟子的数量就很难增长起来。

周章还是摇头道:“子息虽然低,只怕农户会因为意外还不上钱,朝廷能怎么办?难道把农户卖身为奴偿还债务,这种事情朝廷最好不要做。”

石头也知道汉王夫子出身,喜欢教导学生,这是把自己当学生了。

接下来几天,徐凡又看了胡县十几个村里,大部分村里状态都比较差,缺耕牛,缺铁器,缺少水利设施,整个关中百姓好像就没有不缺的东西。

上次陈锤大量招收其他士子进入墨家被秦泊责骂一顿,因为在秦泊看来,那些投靠墨家的士子根本不是认可墨家的理念,只是想要借助墨家这个跳板成为汉吏,而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些加入墨家的士子,只要成为了汉吏,就脱离了墨家。

徐凡却严肃道:“我知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最开始的秦法也不严苛,商鞅也算是一个天纵奇才,能想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什么不会在春耕秋收征召民夫,每年徭役不会超过1个月,甚至还有补偿。但经过上百年的层层加码之后,好的法令就变成了我们难以接受的暴政了。”

而后徐凡关心问道:“你家乡的母亲还好吗?”

徐凡想了想道:“秦泊,墨子学院要扩大招收学员,不一定要这些学员成为墨者,学会一技之长也是可以的,孔子教导弟子三千,但这三千弟子也不全是儒者,你完全可以在这些优秀学员当中选拔出一些认可墨家理念的学生。”

秦泊点头道:“臣明白。”

而后徐凡跟着石头他们进入了桃花里。

很快陈胜就拿着三本书籍交给徐凡。

徐凡他们庞大的队伍也引起田地当中农户的警惕,起身的石头看到庞大的骑兵队伍有一丝紧张,但等他看到领头的就是徐凡之后。

徐凡夸奖石头的话让他母亲高兴不已。

石头母亲却激动道:“汉王,多谢您为老媪保住了最后的两个儿子。”

徐凡道:“我们大汉的三成税,已经包涵了徭役税了,我们不能收了税又让百姓服徭役,这是对百姓极其不公平的事情,所以徭役作罢,我大汉不能说话不算话。”

说到这里周章极其激动,真可以做到这点,大汉的盛世会很快来到。

徐凡拉去他们笑道:“回乡的生活怎么样?”

“陛下!”这个时候几个秦军老兵也跟了上来,他们看到徐凡激动行礼。

“始皇帝在统一天下的十年间,除了修建宫殿,不管是修长城,修驰道,直道,水渠都是对百姓和国家有好处的事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徐凡想了想道:“专门为农学院组织一场科举考试吧,考上农学院的士子,能通过农家的培训就可以成为汉吏。”

在大汉想要推广任何一项技能,有一个官职是最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