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 融合得潜移默化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337 字 3个月前

鄂木布看上去挺成熟,说三十大几也不过分。其实他只有十九岁,生得方头方脑很壮实,身体横宽,咧嘴一笑彷佛在哭。

“方从哲……他收你当弟子了?”

归化城里哪个大官姓方呢?必须是内蒙古总督方从哲。可是这位曾经的内阁大学士怎么会收个蒙古部落首领的儿子当学生呢,太不合理了。

“是一大群弟子,三十个、更多,五十个!我的成绩最高,得过奖励,软毛的笔,两枝!方老师说我再学几年就能去京城上课,读日月汗写的书。”

还真别说,鄂木布看上去憨憨的,心眼儿也不怎么多,但语言天赋并不差,学习时间不长已经大致掌握了汉语对话,连比划带说基本能正常交流。

“方总督在归化城里办学了?”孙承宗转头询问跟着鄂木布一起前来的两名北方都司参谋。

别看他现在是武将职位,却也是百分百的进士出身,在翰林院里当过三年侍讲,与方从哲接触过很多次,觉得这个人从能力到性格都不足以镇守一方。

可是听到鄂木布的描述,不由得有些吃惊。要知道在游牧民族聚集地里办学可不是件容易事,基本得不到当地人支持,费心劳神还见效慢,往往几年、十几年出不了成果。

以方从哲在内阁里的行事风格,绝不该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儿,难道真的树挪死人挪活、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确实办了所新学,学生大多来自首领家庭,现在有五十多人,鄂木布是第一个被西蒙古侯送到总督门下求学的。

可能是受到了启发,方总督从陆军中找了几个军官充当教习,又亲自写信给马经纶借来了一些教材,在归化城的一座寺庙中开课。如果没有紧急公务,每天上午都会亲自授课一个时辰。”

参谋不仅回答了问题,还将归化城新学的来龙去脉大致讲了讲,从语气上可以感觉出来,他对这件事也是很赞同的。

“学习是不是比放牧还要辛苦?”孙承宗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问鄂木布。

“我父亲说要想继承首领,让族群过上好日子,光靠弓箭和钢刀不够,得多学习汉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