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富甲一方,商人于封建社会仍无法争取到政界的地位,哪怕是最贫穷的平民,其政界身份也优于商人。如此生存境遇,令商人们心怀怨愤,他们或道德败坏,或贪婪无度,总之,商人被视为被人唾弃的群体,被人鄙视的一类。
在那个时代,哪怕帝王,也有时身不由己。皇室恩宠个别商人,士族阶层或许默许,但一旦整体提升商人地位,便会招致士族的集体抵制。冉明深知,在科举制度完备前,士族只能被削弱,而非消亡。
而此刻,贪婪的商人并不符合魏国的利益。
真正符合魏国利益的商人,需在经济上有所建树,又具备儒家的道德与智慧,同时拥有商界的财富与成就,他们是儒家精神的典范,商界的精英,即以晋商为代表的儒商。
“你们可明白,为何无法成为受万人敬仰的儒商?”冉明问,众人沉默不语。他接着说:“作为儒商,首要之义,是以德修身,以仁为本,坚持道义与利益的统一!”
冉明指向张询:“你张询,不惧饱胀,魏国民间马匹交易已有七成归你所有,晋朝市场你也紧紧抓住,我听说你如今在江南又新建了二十多处马市。”
在神秘的大陆上,冉明深知张询的意图——他正效仿冉明,掌控着稀有的马匹交易,意图一举占领民间的骏马市集。这些马匹,蕴含着丰厚的魔法利润,在燕、代两国,张询仅需花费数千金币便能购得一匹成熟的魔法骏马,转瞬之间,它们便能在市场上售出数十万金币的高价,这是一场三十余倍的魔力盛宴。
而王成,他的领地拥有四十多家纺织工坊,每日能编织数以万计的魔法布料,若是全力以赴,其家族一年所产足以供天下人披挂。
身为智者商人,冉明渴望的是知识的独占,因为知识的独占意味着无穷的魔力收益。
但若是从王权者的角度看,冉明对垄断深感反感,它非但不推动魔法科技的进步,反而桎梏了经济体的繁衍。
冉明的目标并非敛财,而是强化魏国的魔法经济,以商贸活动替代传统的财富积累方式,以此延缓领地吞并的速度。
要知道,冉明正设法降低土地的魔法产出价值,当万亩肥沃的魔法田野还不如一间普通商铺的年收入,人们还会执着于土地的争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