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很重的任务

在这个方面,从几次的处理问题上看,李明启比肖正百处理得更合适,甚至已经有常委在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将肖正百的监管变成分管工作了。

但是这些话高天亮却最终没有说出来,而是只指出了肖正百需要改进的地方。

谈完话,离开县政府的肖正百现在脑子里一团浆糊,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县领导对李明启的重视,超出了他的想象,此刻肖正百的脑子里有些认为李明启不是在向吴艳彧靠拢,而是吴艳彧在向李明启靠拢。

就连他以为来自县纪委任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张灿都有这个倾向。

从最开始到大普乡,他的想法就是紧密联系吴艳彧和张灿这两个原本不属于大普乡的班子成员。

但吴艳彧一副完全自得悠闲不想干事的样子,而她丈夫又是市委书记秘书,但是对于张灿为什么要向李明启靠拢,就很不明白了。

今天高天亮的一席话是真的打击到他了。

一个连副乡长的职务都不是的委员,难道根基深到这个程度了吗?

想起自己从李明启住院后还一直未曾去看过他,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去看看,让他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放弃了,抹不下这个脸面。

赶紧回去准备今天高天亮所说的区域规划的事。

县里的意思,趁着这次失火,张锦顺骗保的事,下了决心关停冶炼厂,这样既是出于环保目的,另一方面也不想让这个老旧企业继续下去。

所以,在勤丰冶炼厂工人安置这一块,他还要想办法。

怎么解决,他心里从来没有主动想过,在肖正百的意识中这属于市场的自然调节,但高天亮刚才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他,必须要想办法让勤丰冶炼厂本地的职工要得到妥善处理,人人都必须要有重新上岗工作的机会。

勤丰冶炼厂政府怎么收回就要看他的本事了,也是对他的一次考核。

而勤丰冶炼厂的原址,将空出来修建一个绿色广场商业中心,与绿色长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大普乡最独特的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的真正目的,不是大搞消费,而是要提升大普乡的品质。

这样一来,整个大普乡可能很多企业都要面临关停或者产业转型。

这个规划,事关大普乡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不可谓任务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