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杰自然想听一听楚墨的意见,于是开口道:“公子有什么话就直说,咱们之间何须拐弯抹角的。”
楚墨点了点头,建议道:“前段时间浩然书院举办交流大会的时候,那位一人挑战书院多位夫子的郑玄你应该听说了吧?”
赵方杰眼神微亮,连连点头道:“那是自然,传闻他一人从壕州而来,还未成功上山就获得了书院院长的称赞,并警示学院夫子要小心的存在。”
“其连败书院多位夫子,可谓是一战而天下知。”
“只不过他似乎并没有留在壕州,说是要创办壕州自己的书院,后面就不知所踪了,现在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传出,公子知道他在哪里?”
对此,楚墨笑着点了点头。
此时,横跨千万里的壕州武陵郡,在一座无名的低矮小山上,此时却坐落着一座座宫殿,门口高立的牌坊上写着华夏书院四个大字。
只见朱门小楼高耸,青石轩飞檐高耸,门前寒石阶平整光洁,湛蓝如水。
殿前飞阁流丹,曲廊通幽,百转回折,廊道左右种植着各种奇珍灵木,吞吐灵气,灵性蒸腾。
青石小路,白墙绿草间,是一座座亭台楼阁坐落,井然有序,错落有致。
书院坐落的小山,山貌俊秀、清幽静雅,此刻又被人以大神通改造,一条寒石小路直通山下,寒石阶梯旁是高耸的千年古柏,青翠欲滴。
在书院的大殿之中,才气涌动,霞光万道,有一白衣大儒盘膝坐在高台之上,口中至言华章诵出,引得才气翻涌变化。
台下,是八十名神情严肃的学子静静聆听儒学之道,其修为高低不平,最高已经踏入二境修为,低者也仅仅才刚踏上儒学之路。
这些学子乃是郑玄从郓州行至壕州路途中,自愿跟随自己修行的学子,个个都是郑玄精挑细选,通过考验的存在,只要全力培养,未来成就必定不俗。
华夏书院在壕州的建立,加上郑玄事迹被陈宫特意的宣传,可谓是引起了壕州巨大的轰动。
前来书院一观他之风采者,可谓是络绎不绝,同时华夏书院在人们口口相传之下,使得整个壕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无论是壕州百姓,或是达官显贵、或是商贾之流,全都想将自家的孩子送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