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城外浓厚的夜色,也仿佛被火点燃一般,大野地在布满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无数个隐隐约约的人影,在远处攒动着。
目光可及之处,有人在大声吆喝着什么。
这时,马林面沉如水,递过来一个黄铜圆筒。
杨延宜还没见过这么多人集结的场面,心跳的“砰砰”的,马林递东西过来给他,他都没有察觉。
马林看出他的紧张,伸出厚实的大手,轻轻拍在杨延宜的肩头,开口说道:“本将十七岁随家父上阵杀敌。那一战,我一矢未发、一枪也未开。等一名蒙古骑兵打马上前时,我几乎忘记了,我手里也有刀。”
“我父亲的亲兵砍死了那个蒙古骑兵,滚烫的血浇了我满头满脸。那一天,我唯一记住的,就是那血有多烫和我裤裆里有多凉。”
杨延宜一脸的目瞪口呆,看着脸上满是褶皱的马林,不知道马林所言何意。
马林深深的望向他,缓缓说道:“杨延宜,属于你的时代终将来临。但在这之前,你还需要积累经验。而这些经验,既非天所授、亦非人所能传。而是要为将者,在一次次浴血拼杀中,领悟所得。”
说完,马林拍了拍他的肩膀,施施然下楼去验证那竹筒雷的威力去了。
马炯朝着杨延宜一施礼,连忙跟着父亲去了。
杨延宜眼瞅着那遮天蔽日的火把,一时间竟分不清有多少人。
他想起后世看那些历史小说时,动不动就带几万人去如何如何。
等自己亲眼目睹几万人的阵仗时,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那些燃烧着的火把,仿佛要将这天都烧穿一般,目之所及,皆是密密麻麻的。
他确实有些慌张,又觉得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个人的力量是有多么的渺小。
城头上也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们,他们跟自己所带的那些新兵完全不同,一个个嬉笑着忙活自己的事情。
而自己的新军们,手里握着新领取的长枪,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