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吴三桂的口供,他也看完了。
据吴三桂所说,那老者是举着他的手,再殴打自己的,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出手。
可两人的距离过近,仓促之下也没有其他人看清老者的动作。
不过,吴三桂后来的处理,杨延宜却十分的满意。
要知道,在当时那情况之下,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跟李二狗陷入同样为难的境地。
沈应文捋着胡子,缓缓说道:“贵属原本是军籍,理应由五军都督府来管辖和断案,本官明日便将一应人犯口供,都转交给五军都督府。”
杨延宜一愣,明白了沈大人的意思。
现在五军都督府里,管事的正是英国公张维贤。将这件案子交给军方自己来判,可不就是顺水推舟么?
沈大人作为顺天府尹,这件事本来是可管可不管的。但他提出将此案交由军方来处理,也是在大明律许可的范围内,给足了杨延宜人情。
杨延宜虽然不是那种徇私枉法的人,但沈大人这番好意,他却不能不领情。
看到杨延宜明白了之后,沈大人告罪一声,背过身去,缓缓离开了。
在他即将走远之际,却又轻飘飘的说了一句,”杨大人,此案好处理。但这京城百姓暴乱一案,吾恐季孙之忧,不在萧墙啊!望杨大人慎之!“
杨延宜咂摸了一下滋味,嘴角挂上了些许微笑。
这个沈大人,当真是个七窍玲珑的人物!
吴三桂明白,这件案子的证据对他非常不利,并且杨延宜也不是那种会徇私枉法的人。
他乍逢大变之下,虽然处事还算得当。但他毕竟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生平也是第一次进监狱。
虽然沈大人关照下来,给他单间居住,一应饮食衣物,也都没有短缺。但也仅仅是没有短缺而已,与其他人犯并无二致。
监狱毕竟是监狱,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体验,对这个少年来说,还是很难忘的。
所以,他见到杨延宜之后,差点没忍住掉下泪来。
坦白说,杨延宜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眼前这个红着眼眶,一脸惊惧的少年,与正史上的那个平西王吴三桂,怎么也对不上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