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高山流水、知音难寻

铁血明骑 省墨 1337 字 7天前

门口的小厮引领着他们,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之后侍女们便开始奉上时令小菜、瓜果以及美酒。

方世鸿是个好酒的,他给其他人都斟满酒杯后,举起酒杯叹道:“没想到杨兄腹中甲兵千万,笔下竟也有诗文万千!就这两句诗,就当浮一大白!”

其余几人都认为应该如此,陪着喝了一杯。

赵敏一口喝干那一小盅美酒,也称赞道:“方公子所言非虚,即便未有上阙的诗文。单凭这两句,就足以流芳千古了!”

沈诚也叹然说道:“杨兄,应当早日做得全诗。小弟听了这两句后,就连烈酒入喉,也觉得没有滋味了!”

杨延宜正要推辞一番,身后却又响起刚才那青年讨人厌的声音,他说道:“癞蛤蟆吃月亮,好大的口气!几个泥腿子还在这里遑论诗文,真是有辱斯文!”

方世鸿一拍桌案就要发怒,杨延宜却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袖。

沈诚和王修两人,只是寻常读书人打扮,一身布衣、一个简单的头巾,便是全部的装束了。

杨延宜更不用说,他除非是身穿盔甲,平日里一向是一身布衣示人的。

方世鸿穿的就阔绰得多了,他今天几次三番受到这人的揶揄,要不是杨延宜再三阻拦,他早就发作了。

见到杨延宜他们示弱,那青年还要说话,却听到了从二楼传来一阵若隐若现的琴声。

整个一楼莫不有上百号人,此刻却都停下了谈论,静静的听着琴声。

那琴声最开始还偏小,犹如从云端穿行而来的,后来却渐渐加强,旋律骤然变快。

杨延宜闭上了眼睛,从激昂的琴声中,听出了一丝的哀怨和愤懑。

琴声听起来很欢快,就像一个少女在独舞。衣袖偏转之间,琴声节奏越来越快,就像舞蹈动作也越来越快一样。

可杨延宜却从这节奏欢快的琴声中,听出了那个少女的不甘心。

这两种感觉是极其的矛盾且相悖的,就像一个满脸笑容的女子,她内心却是在哭。

琴声刚落,众人便齐齐喝彩起来,纷纷赞叹这如烟姑娘的琴声是如何的应景。

那之前嘲讽杨延宜的青年更是以手举杯,对着天上的一弯钩月即兴赋诗了一首。

他这首诗文本来也算的上是上乘之作,可跟龚自珍的那两句比起来,就差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这时,二楼的一间房间窗户被推开,一个头戴轻纱的女子缓缓放下手里抱着的琴,对着众人微微鞠了一躬。

众人都停止了讨论,等待着如烟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