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致命的问题

铁血明骑 省墨 1382 字 7天前

等他忙完后,方从哲看着杨延宜,缓缓说道:“杨大人救了老朽那不争气的儿子,说起来,老朽还不曾向杨大人致谢呢!”

杨延宜连忙摆手说道:“阁老何必如此,杨某未进京之前,多亏了方公子在京城内替杨某说项。再者我与方公子脾气相投,引为之交,致谢一词,却是不必了。”

方从哲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再掰扯,而是用一双深沉的眸子,定定的望着杨延宜。

半晌之后,方从哲开口问道:“本阁有一事不明,还要向杨大人请教。”

杨延宜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接下来的谈话就很关键了。

他定了定神,对方从哲说道:“阁老言重了,不知阁老有何吩咐?”

”本阁其实对你的第一印象不算太好,当初你在开原自请为监军,其实已经犯了大忌讳。虽然神宗皇帝心胸宽广不以为意,但我还是有几句话要问你。”

说完之后,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缓缓说道:“自你在开原起兵以来,不求官、亦不求财,但却名扬天下!此事颇为费解。老朽请问,你所求如何呢?”

杨延宜面不改色,心里却是一惊。

以他在开原的名望以及那些赫赫战功,假以时日,辽东又将再度落入新一代将门的执掌中。

他们就像一块巨大的毒疮,依附在大明这具千疮百孔的躯体上吸着血,以大明的血肉来壮大自己。

相信这位老谋深算的阁老,对这有着深层的考虑。

建奴日益猖獗,李成梁应该负很大的责任。有人说他是为了平衡,在叶赫女真和建州女真两方耍弄平衡。

也有人说,李成梁是在养寇自重。只有辽东乱起来,他们李家才可以永镇辽东。

但不管怎么说,辽东绝对不能再有第二个李成梁。

他如今的情况,与李成梁初发迹时别无二致。

所以,方从哲才有了如此一问。

你既不求官、亦不求财,但却疯狂的为自己扬名,图的是什么呢?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杨延宜明白过来,他这番答对若不能让方从哲满意,那这位老谋深算的阁老,将成为他最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