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接下来,肯定又是子曰、又是子曰的,让人昏昏欲睡。
可等孙承宗念完那诗文后,朱由校却是猛然咳嗽了几声,愣了半晌,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孙承宗所念的这首诗,正是杨延宜昨夜所做的那首“人生、江湖”
“好你个杨延宜,这不是黄沾所做的吗?这就成了你做的了?”朱由校一边乐不可支、一边暗自腹诽道。
不料,孙承宗却是涨红了脸,一撩袍袖,就在教室里供奉着的孔子画像跪了下去。
朱由校一愣,顿时垮下了脸。
他无奈,也跟着跪在他身旁,低声说道:“先生,弟子朱由校知错了。”
孙承宗怒气冲冲的扭过头,见到他认错的态度非常的诚恳,于是缓缓站起了身,借着评述起这首诗文来。
朱由校也跟着站起,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再也不敢稍有放肆。
孙承宗对这首诗的评价却是非常高,他赞叹作者有着壮志凌云的气概。
诗文虽短,可其中隐含的豪迈之意,却不稍让先贤。
在孙承宗评将这首诗文时,王安已经早就到了,可他现在可不敢贸然闯入,只能六神无主的在门外等候着。
好不容易,等到孙承宗这节课上完了之后,朱由校又老老实实的站起身来,对着孙承宗行弟子礼。
之后,王安才敢在窗口稍稍露了一下脑袋。
朱由校眼尖,一眼就瞧见了王安,看他慌得跟什么似的,知道肯定是有事发生了。
在向老师告辞后,朱由校三步并作两步跑了出来,低声问道:“瞧把你慌的,出了什么事了?”
王安于是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朱由校一听,却是皱起了眉头。
他看着王安,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缓缓说道:“大伴啊,大伴!你若不来寻本殿下,那今天尚可大事化小。可现在,事情一定早就捅到了父皇那里去啦!”
王安虽然不算太精明,但也绝对不是蠢货。
朱由校一说完,他立马反应了过来,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若他还在杨府,那两个小太监势必不敢乱跑,最后等都能把杨延宜给等回来。
可他这一走,那两个贱婢估计已经回宫了!
朱由校咬着嘴唇,思索了片刻,眼睛一亮,缓缓说道:“事情已经出了,哭丧个脸又有什么用?你到午门去候着,等杨延宜前来,立刻通知本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