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本来就是大明的国土,寸土不可流出,这是没有任何商议的。
但是朝鲜,未必要还政给李氏。
我大明是从建奴手里抢来的,又为什么要还给别人呢?
别跟我说什么泱泱大国的气度,大国之侧,不容其他人酣睡,这才是大国气度!
因为在后世的历史上,皇台极也确实是征服了朝鲜的,后期更是有不少朝鲜士兵,跟随建奴进入中原作战。
内阁的阁臣们在领略了小皇帝的心思后,惊诧者有之、疑惑者亦有之。
朱由校没有管那么多,朝鲜后世分裂为两个国家,其中南朝鲜,也就是那群韩国棒子,给他没有留下半分的好印象。
现在既然皇台极送了这个大礼,正好乘势而为将朝鲜纳入大明国土,何乐而不为?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杨延宜在前线作战效果如何。
他如果能拿下沈阳、辽阳,那将建奴赶到朝鲜暂住,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如果拿不下沈阳、辽阳,而是让建奴在朝鲜站稳了脚,又有辽东这两颗钉子。
那大明将提早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中,尤其是皇台极以水军直达大明腹地这一招,实在是想起来都会觉得疼。
朝廷商量了几日,终于等回了辽东的来信。
开原副总兵高贞,写了一封军报给朝廷,言明开原无恙,而铁岭亦重由熊廷弼所占据。
熊廷弼本来是要押送回京师的,但杨督师大手一挥,阵前许他戴罪立功,让他重新回了铁岭。
而杨延宜本部两万多人,已于十数日前出兵赫图阿拉,直捣建奴老巢。
高贞还不知道,杨延宜在抚顺改变了行军方向,所以他的消息是滞后的。
而杨延宜本来就兵少,一路上若是有任何决定都要派人回京城报信,怎么听也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既然朱由校许他便宜专断,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派遣信使回京。
熊廷弼也上了一道奏疏,在里面情真意切的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请朝廷允许他戴罪立功。
王化贞已经被押回了京师,跟杨缟、李如柏几人正在牢里抓虱子。
可熊廷弼是朝廷要押解回京的,杨延宜一言而决,许他在前线戴罪立功,也让群臣再次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