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辽东战火再起

铁血明骑 省墨 1357 字 7天前

又在城外广掘厚实得流油的黑土,运送到铁岭城内,并种植上朝廷运送过来的番薯藤。

他并不知道此物产量究竟如何,但他相信杨督师。

从杨督师的一切行为来看,这个年轻人深不可测,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

他既然推广这番薯,说明这个番薯一定可以解燃眉之急。

在熊廷弼的努力下,铁岭几乎成为了大明第一座生态化的城市。

城内除去运兵的通道外,都铺上了厚达一米的黑土,全部种植上番薯。

朝廷既然允许他戴罪立功,兵员和补给上也没有为难他。

从宁锦一带招募的新兵和朝廷拨给他的最新的火器,包括了“吴钩”燧发枪和徐光启特制的迫击炮,也都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

现在的开原和铁岭,已经变成了几乎坚不可摧的坚城。

练兵本来就是熊廷弼之所长,那些新兵在他的操练下,一天三练,被操练的欲仙欲死。

但充足的肉食,让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得以飞快的长进。而经过了血与火的训练之后,士兵们的战斗素养也飞速成长着。

他们由原本手握锄头的农夫,摇身一变成长为精锐士兵,现在缺少的只是战斗的洗礼罢了。

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对开原的支持,也是全方位的。打到了肉食,分给开原;兵员训练充足了,调拨给开原。

原本对他态度冷淡的开原,与他也渐渐活络了起来。

因为铁岭城内的工匠、作坊以及火器制造工具,早已被建奴劫掠一空,所以铁岭自己没有制造火器的能力。

别说火器了,就算是那新式火药,也没有能力制造。

开原在收到他送的咸鱼、咸肉、皮草和兽筋后,也投桃报李,为他准备了更多的火药和炮弹。

因为训练强度的增加,这些平时动辄贮藏一年不曾移动的军需,消耗量非常之大。

而开原的不计前嫌,也将铁岭最后一块拼图拼接完成。

至此,熊廷弼坚信,即使是皇太极率十万建奴亲至,也奈何不了铁岭和开原。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的一个事情。

那就是皇太极当初撤离铁岭的时候,在城门之下埋藏了几十万斤火药。

并将引信远远的引出城外,在为马林树碑的地方,设置了引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