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军机处。
方从哲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整理了南、北宋两朝和大明的商税对比,并整理成了奏折。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上奏皇帝,甚至没有跟内阁的其他成员有过讨论,而是第一时间去了武安侯府。
赵敏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居住,但仍然不时去皇宫内,忙着朱由校的一件大事,为朱由校的大婚做准备。
朱由校对自己皇后人选倒没有什么异议,尤其是他在看到了入选名单中的一个人名之后。
那小美人长得窈窕端丽,的确是一个绝色女子,名叫做张嫣,是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人。
赵敏本来是没有这个资格参加的,但半个多月以前,对于她的身份,无论是朝野上下、还是民间,都是议论纷纷,甚至一度牵扯到了杨延宜的身上。
由于朱由校对内阁和军机处的掌控,他身边的这些大臣倒没有人说什么题外话。
但杨延宜的未婚妻是奴酋皇太极的亲妹妹,是建州女真所谓的“公主”,这件事情还是在京城闹起了轩然大波。
尤其是御史台的那些人,将这件事几乎吵翻了天。
有的人要求武安侯立即与他未过门的未婚妻做切割,并要求皇帝处死赵敏。
有的则表达了更激进的言论,认为应该将武安侯从前线召回,审查他跟奴酋见面交谈的细节,并指责武安侯有叛国的嫌疑。
这场倒杨风波,在铁岭一战的奏报到达京师后,到达了顶峰。
熊廷弼的为国捐躯,给了文官们反攻倒算的机会。
但朱由校,他用一件事情,就让朝野上下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孝端太皇太后,也就是朱由校的祖母,正式将赵敏收为了干孙女。这与太祖之前收养的义子,也就是后世的沐王爷不同。
这是正式昭告天下并到宗庙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由宗人府制作了玉碟,封为“绍敏公主”,赐姓“赵”。
换句话说,赵敏从此刻起,就是正儿八经的宗室女子,是朱由校的姐姐,大明的长公主。
朝野上下无不瞠目结舌,但从此再也无人敢于讨论关于大明长公主身世的问题。
以前她是奴酋的所谓的“公主”,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利,愿意怎么说,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但从这以后,再敢于对此事多嘴半句,那就是大不敬之罪了。
不要说朝廷百官,就连赵敏自己都没有想到,朱由校对于杨延宜的信任,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就像朱由校曾经亲口对旁人所说。
“若是有朝一日,杨爱卿持火铳于朕身后护卫,火铳声响击中了朕。只要杨爱卿说火铳走火了,朕就相信是火铳走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