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听说县令找他,立马就过来了。
毕竟一县长官,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更何况徐平也算是好官。
“学生刘明,见过徐大人。”
刘明向徐平行礼,岳父李德金等不了,已经走了,只有村长和徐平以及县衙的两个衙役在场。
“不用多礼,听刘村长和李村长说,这次大石村和李家村没有伤亡,多亏了你。你做的很好,身为平安县的父母官,我替两村村民感谢你的付出。”
徐平不吝夸奖道。
“大人过奖了,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刘明谦虚道。
“这些荣誉都是你应得的,身为父母官,想到的还没有你多,我真是惭愧。”
徐平很是自责,不知道这次平安县又要有多少人受难,如果他像刘明那样,提前做出安排,应该能减少不少损失吧?
“大人不必太过自责,学生也只是未雨绸缪,小范围这么做没问题,如果大人全县推广,若是没遇到这么大的雪,那不是成了劳民伤财?”
刘明安慰道,有些事情他可以做,不代表作为县令的徐平也可以做。
当然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徐平说的也没毛病。
“说的也是,可笑我身为一个父母官,居然能做的事情还不如你多。刘明,你说说这次大雪之后,本官需要做些什么?”
徐平的问题,有考教,也有请教的意味。
考教多些还是请教多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学生不敢妄议。”
刘明怎么敢乱说?万一说得不合徐平心意,恶了这位父母官怎么办?
“没事,你就随便说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徐平鼓励道。
“那学生就提一些愚见,若是说错了,还望大人不要见怪。”
既然徐平话都说到这种程度,再谦虚下去,就有点不知好歹了。
“学生看来,雪灾之后,首要就是要尽快通路,这样平安县才能和外界有往来,尽快运送物资过来。”
“嗯,你说得不错,这事县丞已经带着人手在做了,主要疏通往府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