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大康的都城。

两辆马车缓缓靠近城门。

城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待接受检查入门。

刘明他们自然不用等待排队,三福公公拿着一块牌子给城门口的将士看了一眼,两个士兵象征性地掀开两辆马车的门帘,看了一眼,就放他们进城了。

“刘县男,你们第一次来京城,没地方落脚,王爷特地交代了,带您去王府暂住,等您找到落脚处了,再做打算。”

三福公公没有因为自己是王爷的人,给刘明摆脸,反而非常的恭敬。

他不傻,在河间省的一个多月,他知道自家王爷对刘明的重视度,而且年纪轻轻有了军功,封了县男。

这年头,有军功的不稀奇,但是有军功的读书人,可就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了。

“有劳王爷费心了,会不会不合礼数,若是不便,我去客栈先住也行。”

前世宫斗剧看多了,虽然他对这个武定王的观感并不差,但他很怕等下卷入什么夺嫡之争,平白无故给自己惹来麻烦。

“刘县男多虑了,没有什么不合礼数的,王爷常年在外带兵,很少在京城,朝堂中没什么人盯着王爷府上,不会有人在意合不合礼数。

王爷麾下的将军们有时回京述职,也是暂住在王爷府上,府上客房倒是不少,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也不知三福公公是不是看穿了刘明的想法,几句话就打消了刘明的顾虑。

好吧,自己庸人自扰了。

“那麻烦公公了。”

刘明也没多坚持,据说三皇子有些羌族血统,因此,在几个皇子中并不是很受重视,才会常年在外带兵。

按理说以杨盛的军功,远超大皇子和二皇子,地位应该比他们高才是。

但是大皇子封了吴王,二皇子封了楚王,都是一字王。

而杨盛却只是武定王,是二字王。

住进武定王府,应该不会引人注目,加上赈灾和北幽的事情,他去武定王府上暂居,也是合理的。

“请问,马车内可是平安县的刘县男?”

突然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人,拦住了刘明的马车。

刘明有些纳闷,自己在京城好像没有什么朋友吧?也没告诉谁今天会来京城吧?

怎么才刚到京城,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在下就是,不知这位公子是?”

拦住他的人大约二十多岁,面如冠玉,穿着绸缎,腰间挂着一块成色上好的玉,鬓角的头发自然垂在双耳边,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来形容,丝毫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