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再者,既然知道了我大康的百姓,被卖去北幽做奴隶,我们也应当向北幽国讨个说法!”
“两位爱卿,不必再争论了,不管何种原因,这次我们能击退北幽,大大提升了我国将士的士气。
也找到了应对北幽骑兵的方法,刘县男功不可没!此事不必再议!”
乾德皇帝一锤定音。
“陛下,微臣听闻,刘县男还是平安县的童生,今年参加常山府的院试。
微臣见过刘县男写的文章,惊为天人,为其广阔的胸襟所折服。
微臣认为,以刘县男的才学,完全可以赐其举人功名,进入国子监读书,待来年参加会试。”
国子监祭酒梁安,出班提议。
虽然县男是五品的爵位,但是没有实权,要想封个有实权的官,还是得走科举这一条路子。
“嗯,刘爱卿以为如何?”
刘明正待回话,武官一侧又有人出班。
“老臣认为不妥,老臣以为,刘县男乃是军事奇才,多年来我们在草原上对战北幽为取得优势,只能被动防守。
而刘县男区区一千人就能打得北幽找不到北,损失惨重,老臣认为,应当给刘县男封个游击将军,为大康训练骑兵,抵御北幽入侵。”
说话的是兵部尚书夏真,一千人就能偷袭上京城的人才,兵部怎么可能放过?
而且这还是个读书人啊!
天知道夏真为了应付兵部那些不识字的大老粗,头有多疼。
能读书,会打仗,培养培养,就是一个完美的接班人!
“不妥,我认为刘县男还是应当进国子监深造一番,明年会试之后,再安排不迟。”
作为文官集团的代表之一,梁安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培养一个能打仗的读书人出来,到时候遇到战事,就不用看你们这些臭丘八的脸色了。
“盛儿,你怎么看?”
可怜刘明,站在中间,讨论的是他,却没有他说话的份。
“儿臣以为,刘县男的军事才能不可否认,但也有太多偶然因素,和一定的运气成分。
如果这次北幽不是倾巢而出,后方没有一点准备,如果刘县男在北幽没有找到海船,都会导致刘县男的行动失败。
如果刘县男再一次进入北幽,恐怕也没办法做到这个战绩了。
但是刘县男的打法是目前我们唯一可以对抗北幽骑兵的,儿臣认为,可以让刘县男在兵部传授经验,同时去国子监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