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吴王殿下。”

“刘明,这些都是今天诗会才子们的佳作,你好好看看。”

苏文拿起一旁的一叠纸递给他。

他装模作样地拿起来看了看,说实话,到底好不好,他也不知道。

只能看懂一个大概意思。

“听苏大人说,刘县男文章诗词也不错,不妨也现场作诗一首?本王也想见识一下,刘县男的才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仁在一旁笑着提议道。

虽然只是一个意见,但是让人不愿意拒绝。

“怕作的不好,让王爷见笑。”

“作诗这种事情,也看灵感,偶尔灵感不好,做不出佳作,也是常有的事,刘县男不必有过多的压力。”

瞧瞧,多么善解人意的王爷,连你诗作不好的借口都给你找好了。

你还好意思拒绝吗?

“那就请王爷出题吧。”

商城里电子版的《唐诗大全》已经准备就绪了。

“刚刚见你在垂钓,收货颇丰,不防就以垂钓为题,作一首诗吧?苏大人以为如何?”

“下臣以为甚好!”

这种和自身应景的诗句,相对来说比较好做。

“请容微臣思考片刻。”

说完,刘明闭眼,拼命地在商城里面开始翻电子书。

运气不错,不一会儿找出了一首,还算比较应景的诗句。

他睁开眼睛,缓缓开始吟诵:

“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

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

单纯素笔勾勒,描绘钓鱼用具和动作,刻画钓鱼环境。

不算什么名篇,但是很有诗情画意,也算不错的佳作了。

“很好很好,可算是上等的佳作!小六子,传抄给众位才子观摩。”

这是诗会的习惯,有了佳作,就传抄才子人手一分,互相交流。

这也是以诗会友的本意所在。

“本来听到刘县男的传闻,本王还不信,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允文允武的学子,今日我总算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