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如今平安县是大人的封地,县衙这些人的俸禄,也是需要大人来给的,如果把农税免了,仅靠市税的话,恐怕……”
周策的意思刘明明白。
农税是大康主要的税收来源,市税根本收不上多少钱。
当康的商业并不发达,加上市税收的并不高,如果仅仅依靠市税的话,恐怕支撑不了平安县的日常开支的。
“周大人,放心,我会想办法提高平安县的商业交易,到时候市税就多了,就先这样吧,这三年不用跟朝廷交税,让百姓们缓一缓吧。
今年的收成不好,我们再收税,恐怕百姓的日子会更加不好过。”
“平安伯仁义!卑职稍后就去安排!”
周策没有再说什么,人家的封地,人家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周大人,以后咱们平安县多鼓励商业和手工业,让他们发展起来,我们就可以多收些市税。”
“卑职明白了。”
“对了,你在平安县附近给我找一块空地,我想在平安县建一个学校。”
刘明想到了刚刚和那个门子在门口的对话。
“学校?”
“就是私塾、学院,教学生读书识字的,地方大一些,至少要二十亩地,我想让尽可能多的人能上学读书!”
“卑职明白了,明天就去安排。”
“还要想办法把咱们平安县这三年免收农税的事情宣传出去,尽可能多的吸引农民来平安县定居,告诉他们,只要来平安县,他们自行开垦出来的荒地,都算他们的!”
要把平安县的人气搞起来,只要人气有了,就什么都好办了!
刘明免农税的意义也在于此。
你说免商税,不一定能吸引过来商人。
但是免农税,肯定能吸引过来农民!
“卑职明白!”
两人又坐着闲聊许久,主要是刘明在了解平安县现在的情况。
去年在刘明的提议下,平安县搞了大量的基础工程。
平安县的大户,全都被周策撸了一遍。
那些大户也没办法,不给钱,给少了,都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