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惊天神射术!惊呆李世民

讲历史,是李千安的拿手好戏。

“隋末年,天下乱,中原内战不断,突厥趁机壮大,犹以东突厥极端强盛,号‘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于突厥,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也臣属于突厥。

东突厥可汗之野心,路人皆知,其想当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屡屡犯边。

太上皇在晋阳初起,进军长安时,为防止突厥进攻后方,只能交好突厥。唐朝建立,一面抵御突厥,一面消灭臣属突厥割据势力,削弱突厥力量。”

“去年八月,陛下登基,突厥颉利可汗却趁机发兵十余万人,南下进攻泾州,一路挺进武功,攻击高陵,长安受到威胁。

陛下派尉迟将军,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与突厥先锋军在泾阳恶战,生擒敌将,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但突厥主力已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而京城兵力空虚,三万骑不到,长安为之戒严,人心惶惶。

幸亏陛下英明,力排他议,囚禁突厥使者执失思力,封锁消息,设疑兵之计,单弓轻骑,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文士骑至渭水边,隔渭水桥与颉利对话,指责颉利负约。

不久后唐军赶至,烟尘四起,旌甲蔽野,军容甚盛,颉利面露惧色;又知使者执失思力被擒,由是大惧,再不敢进军。

陛下凭三寸不烂之舌骂得颉利惭愧不已,遂求和。在渭水便桥上重新签署和平协议,杀白马立盟。颉利可汗率突厥骑兵返回,避免了一场恶战。

陛下许以突厥金银绸缎绢帛若干,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但陛下大义,不取马羊,而换回数千被突厥一路掠获的老百姓。”

……

李千安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仿若他亲历战场了一般。

李世民听得热血沸腾。

尽管是耻辱盟约,但他力排众议,单骑带六文士会突厥,大骂颉利可汗,迫使其退兵,自认为堪比孤胆英雄打虎将,龙威天子也。

如今听李千安之口讲出,他仿佛又到了渭水河边,面对突厥二十万雄兵而不惧,凭三寸之舌智退敌雄兵,万古无一也。

想起来后怕,但也是他心中得意之作。

要知道当时,朝中百官大半以上都劝他前往洛阳暂避,而他不顾刚登基之天子身,亲自前往。

结果,盟约成,以使得他威名鼎盛,镇住了朝中众臣,不然,估计太极宫那位又稳坐龙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