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羊皮筏子过渭河 无名野叟吹牛皮

秦国,凉州边境,渭水河畔。

一队人马在河边停了下来。一眼看去,将近十来个男子,后面押着三辆马车,这是一支常年往返于河西走廊和秦国都城之间的马队。

“小哥,你看。“一个中年男子指着面前的河流说道:””过了这渭水,前方便是青州地界。一会儿随我们马队过河后,再往前走五里路便是青州城了。你可在青州城多歇几日,看能不能搭上去楚国做生意的其他马队,好与他们一路同行。我们过了青州城,就要往北走咯。”

说话的大叔姓马,乃是一名马夫,专管马队饲喂等事。口中所说的小哥,正是赵默。

自从赵默离了临安后,为了防止被人追查到,便昼夜不停走了一天一夜,这才于官道上遇见这支马队。之后便一直跟在马队后面走。那马大叔见赵默一个小孩子在外流浪,两人便慢慢聊了起来。随着马队昼行夜卧了数日,倒也和马队里几个大叔熟络了起来。

“马叔,我看这河水似乎不浅,两岸少说也有一里多宽,这河上又没搭桥,你们马队如何过得去?”

“看样子你就是没出过远门,今儿就给你开开眼。”马大叔笑道,常年吸食烟草的牙齿黑中带黄。

只见马队几人从货车上卸下来几张羊皮,有那膀大腰圆的粗汉字,对准羊皮一端吹起气来,直吹得脸上胀得紫红,青筋暴起,这才吹得羊皮圆滚滚胀如剥了壳的鸡蛋,之后便赶忙用绳子将口子封起来。那大汉也是累得喘着粗气。

“你看他吹的那个,乃是成年公羊的皮子,由匠人去了头尾四肢,褪了羊毛,囫囵浑脱成这个口袋的形状。再经盐水反复浸泡、在那毒日头下晒上几天,等干透后抹上油脂进行捶打,如此反复几遍,才做成这个皮筒子。俗话说‘千年筏子百年桥,黄河水上第一漂’,说的便是这个玩意儿。”马叔得意洋洋解释道。

“马叔果然是见多识广。”赵默笑嘻嘻应道。

“莫说是咱们这几车货物,便是那浑身穿着盔甲的军马,这筏子也渡得。你我且在阴凉处歇歇脚,等他们扎好筏子再走。”

两人走到就近一棵树下,见那马叔从腰间拿出一杆旱烟拿在手里,搓了烟叶子放进去,又拿了火折子吹燃,一口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