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庞大的战斗机器,不论是履带式的还是使用反重力技术的,都突然被激活。许多机器已经停滞不动足够长的时间,以至于它们那古老的压力接触焊点必须通过突然的动作被打破。战斗机器对外星机器进行了审视,根据571传来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并一致认为,只需少数几台即可迅速将外星机器消灭。
直接从生产线上“刚出炉”的机器(尽管那已是1200万年前的事),尚未启用,它们并未编入逻辑叛变的密码。被激活的机器推进着,交换着数据。其中几个部署了数个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利用磁驱动缓缓漂移,由于缺乏大气,它们无法启动主推进器进行氧气吞吐。少数机器利用反重力技术快速接近,向着地震传感器探测到的那个沉重而密集的外星物体进发。
核火在地平线上绽放,而更快的无人机在接连不断的核爆电磁脉冲作用下从空中坠落。571估算电子脉冲对这些脉冲而言过于强烈,而且还在部署中的战斗编队表示,电磁脉冲不知何故被增强了。武器工程编队报告称,敌人发射的直接点对点核爆不仅仅在表面爆炸,而是具有某种穿透力。这并非伽马射线或X射线脉冲,而是一种直接点对点发射的压缩核爆“弹丸”,这在数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武器工程编队要求571捕获这台外星机器,以供解剖研究。
它的移动速度远超其预计重量,不知怎的从隧道中窜出,在浓密尘土中以每小时110英里的速度前行,激起了一股含重金属的红色尘土云。
战斗机器们对这超乎想象的速度相互交换了惊讶的目光。它迅速朝预定最终回收的巨大装甲场地移动。它的体积比所有机器都小,但却要重得多,竟然还能跑得比它们快。
剩余的无人机继续接近,以便观察到那快速移动的外星机器。
白光每秒数百万次地闪烁。
疯狂的代码束开始从无人机跳跃到战斗机器中,撕裂进入战术网络的电子围栏、墙壁和防波堤,并淹没了它所能触及的每一个半智能计算机。突然间,十几个无人机改变方向,加速至最高速,飞得更低,它们先前的冷静与逻辑通讯变成了疯狂喜悦的尖叫。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所有的战斗机器都具有智能、自我意识,并且被编程为保护自身。当571发出自毁命令时,它们尝试抵抗。但这种抵抗没能持续太久,仅仅几秒而已。
可惜的是在数字战场上的一秒,等同于永恒。那足够让狂乱的代码自我复制,跳至另一个机器人,并开始泛滥成灾。